“开饭啦!”伴随着孩子们欢快的声音,雷州市北和镇中心小学校外宿舍区居民大聚餐活动正式开始。在小区楼前庭院的树荫下,摆放着5张桌子,每桌10人左右,大家边吃边谈、热闹非凡。据了解,这是该小区今年以来的第三次大聚餐,大家通过聚餐交流,也增进了友谊与和谐。 (5月17日《湛江日报》)
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职位高低,30户100多人纷纷走出家门张罗聚餐——这一场景,仿若世外桃源。雷州北和镇中心小学校外宿舍区居民以聚餐的形式,摆起了“百家宴”,过上了属于他们的“邻里节”,美酒佳肴之中,洋溢着浓浓的“邻里情”。这种和谐友善的邻里关系,彰显了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邻里互动中的最佳展现。这一场“百家宴”令人垂涎,这一份“邻里情”令人羡慕。
如今,在钢筋水泥筑起的“城市森林”中,邻里间已难觅过去那些“走家串门”“共聚聊天”的温馨场面。大家毗邻而居,却常常是“一墙之隔不往来,擦肩而过不搭话”,有的人宁愿捧着手机低头而过,也不愿打声招呼问句好,相互之间的关系,甚至没有微信上的“陌生人”来得热情。这种邻里间的冷漠与隔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如北和镇中心小学校外宿舍区“百家宴”所展现出的和谐邻里关系,非常值得宣传推广。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和谐邻里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邻里之间的和谐、文明、友善、诚信,都值得我们共同努力构筑与维系。从另一角度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带来的家庭功能弱化,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增多,客观上我们也更需要增强邻里间的互助。我市在构建和谐邻里关系上所作的努力并不少,赤坎区就举办了7届“邻居节”,为广大市民搭建了一个邻里之间相互认识、平等互助、文明交流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邻居之间的和谐友谊,推动了文明和谐新型邻里关系的建设。但在更多地方,邻里间关系仍如一座冰山,亟待“破冰”。
无论是雷州北和镇中心小学校外宿舍区的“百家宴”,还是赤坎举办了7届的“邻居节”,都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乡里乡亲”与“街坊邻居”彼此间的那一份真情。我们要借鉴其成功经验,创新模式,推动更广泛的和谐友善邻里关系建设。突破口在社区,着力点也在社区。只有充分发挥街道办、居委会的力量,打造有效的社区交流互动平台,才有望唤回和谐温馨的邻里关系。我们不妨多举办一些诸如“百家宴”“邻居节”这样的活动,发放“邻里亲情卡”,以积分的模式提供亲情陪护、义务家教等社区服务,让志愿服务在社区内生根发芽,成为交流沟通邻里关系的纽带,也让更多市民,特别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感受到邻里互助的温暖。
摆“百家宴”,品“邻里情”,北和镇中心小学校外宿舍区居民所烹制的爱心大餐,能唤回我们之间和谐温馨的邻里关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