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早上,市民许先生反映,椹川大道南石油大厦门前的人行道总被小汽车霸占,行人只能“穿缝”而过。11时许,记者来到现场,只见一家银行门口停着多辆汽车,有两辆小汽车霸占了人行道。(5月24日《湛江日报》)
今天在《湛江日报》上看到了熟悉的一幕——椹川大道南石油大厦门前的人行道总被小汽车霸占,行人只能“穿缝”而过。由于住在附近,笔者对此幕更深有体会。平时路经石油大厦,明明是在人行道上,却须从车辆中“穿缝”而过,这是常态。不仅如此,还经常遭遇驶上人行道的小轿车“前后夹击”,有时不得不给这些“霸道车”让道,自己走非机动车道。如这样的情况,对于不少市民而言,是见惯不怪。怎样才能管住任性乱停的“霸道车”?什么时候才会“还路于民”?
在我市某些地方,一些食肆、商铺前的人行道,俨然成了“约定俗成”的临时停车场。一些车辆就是如此任性地停在人行道上,甚至鸣响喇叭驱逐行人,要抢占一个好位置。占用人行道停车,有着我市停车位布局不够合理、局部数量不足等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时候,是一些驾驶者为了一时之便,任性“霸道”。更有甚者,把人行道当成了自家的车库,一停就是几年,成了“僵尸车”。“霸道车”车主之所以敢“任性”,除了抱着一种“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更是看准了人行道上的监管漏洞。
报道中提及,“许先生希望,交警部门能管管这些霸占人行道的车辆”。不得不遗憾地告诉许先生,这个愿望恐怕是难以实现,因为这些霸占人行道的车辆,交警部门管不着。由于执法分工不同,交警部门只负责马路上乱停车的管理,而无法监管到人行道上的车辆。一些车主正是占了这个空子,肆无忌惮地把车停上人行道,有些人甚至附近有正规的停车场也不去,就把车停在人行道了事。这人行道上的“霸道车”,究竟归谁管?是城管部门吗?如果由城管部门来管,它的执法权力够吗,其处罚能让任性“霸道车”喊疼吗?
要管住任性“霸道车”,首先就要厘清各方责任,让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当各自责任明确之后,就要协调沟通形成治理合力。交警、城管等相关部门不妨研究开发一套互联工作软件,城管对人行道上的“霸道车”开出罚单后,罚单号输入系统之后就能自动链接载入交警的车辆管理系统,让人行道上乱停罚款与马路上乱停车一样,年审时没有处理人行道乱停罚单,就不予车辆通过年审。一些经常霸占人行道乱停的车辆,甚至可以考虑列入“黑名单”,责成其车主参加文明驾驶考试。
在加强管理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着手规划研究增设市区繁华路段停车场,为广大车主创造规范合理停车的机会。在疏堵结合下,方能更有效地管住任性“霸道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