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多年来,我市系统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虽然历经多年的大规模治水,目前建成区尚有诸如菉塘河水体黑臭的现象存在。为此,王中丙多次到菉塘河实地调研,现场办公,最终敲定“五箭”齐发,综合整治,让水更清、河更净,让湛江更环保、更美丽。 (5月25日《湛江日报》)
说起菉塘河,不少人“又爱又恨”。依该河而建的菉塘河湿地公园,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河道常年散发臭味,不仅坏了市民到公园散步的兴致,还影响了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
近日,我市下决心打好“治水仗”,出台一系列措施,最终敲定“五箭”齐发,实行综合整治。可以说,这场“治水仗”有别于以往,可谓动真格,出真招,那么,它的亮点究竟有哪些?
笔者认为,这场“治水仗”善于运用“加减法”,科学整合资源,让其不仅仅限于“治水”,力求令菉塘河清水长流的目标早日实现。古语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打好菉塘河的“治水仗”,盘活河水至关重要,实行南溪河与菉塘河连通工程,用富余水量给菉塘河“补水”,此乃甚妙的“加法”。菉塘河为短小河流,沿岸截污管道完善后,全部污水将通过截污管道流向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河流将缺少必要的清洁水流。实施南溪河与菉塘河连通工程,可将雷州青年运河东海河富余水量引向菉塘河进行补水,那么,源头自然就会有“活水”来了。此外,计划建成银帆公园工程,既能整治菉塘河水体,又为市区增添一个湿地公园。此招“加法”可谓一举两得,将可改变该片区脏、乱、差现象,又能改善菉塘河的水生态环境。
菉塘河的臭气源自污水,河道污水又来自哪里?从该篇报道可知,原来主要是溢流出的污水和村庄生活污水。据了解,一方面,菉塘河下游现有的截污管道是将污水引至霞山污水处理厂处理的,但实际上,由于污水量远远超出现有截污管道的纳污能力,造成大量污水(雨污合流)仍然溢流出菉塘河,经出海口排入湛江港湾。为解决菉塘河污水的处理问题,因此实行菉塘河部分污水分流至平乐再生水厂处理。另一方面,为解决菉塘河上游周边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菉塘河的问题,建设小型水质净化站处理村庄污水。通过这些“减法”实招,从根本上堵截了河道污水,清除了河道清水长流的阻力。
期望这场“治水仗”,让菉塘河水更清,河更净,让港城面貌更加美丽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