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东盟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简称东盟农博会)将于6月2日拉开帷幕。作为国际性农业经贸会展活动,东盟农博会是湛江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致力打造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区域性、国际性农业经贸会展新品牌。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中,广东肩负着产能输出、经济贸易等重任。作为广东省对接东盟的桥头堡和“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湛江正在深入开展与东盟的交流合作,东盟农博会成为打造“一园两会三中心”的重要一环,构建对接东盟经贸合作平台,促进广东与东盟、海峡两岸农业产业交流合作发展。
双边贸易近八亿美元东盟成为第一大投资区域
湛江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拥有整个雷州半岛,与海南岛隔海相望,位于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是广东省对接东盟的桥头堡和“一带一路”倡议支点城市。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向南拓展的战略中,广东肩负着产能输出、经济贸易等重任。
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来,湛江对东盟贸易总量不断跃升。据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湛江与东盟双边贸易已由2011年的4.31亿美元增至2015年的7.95亿美元(从湛江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2亿美元),年均增长18.6%,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2%,进口年均增长13.5%。从2013年开始,东盟已取代美国成为我市第一大出口市场。目前,湛江与东盟十国均保持双边贸易关系,其中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为前三大贸易伙伴,民营和外资企业成为湛江对东盟进出口贸易的主力军。2015年受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湛江对东盟进出口总额虽然下降,但进口逆市飘红,增长13.4%。
“十二五”期间,东盟国家在湛江直接或间接投资企业约20家,投资来源集中于新加坡、泰国、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家华人企业,投资领域以水产加工、养殖、饲料、种植等为主。与此同时,湛江对东盟投资也迅速发展。湛江企业在东盟国家设立11家企业,投资总额6.34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91.4%。以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为主的东盟国家现已成为我市企业“走出去”最重要的区域,水产饲料生产、家禽家畜饲料加工、农业种植(甘蔗)、工业压榨(制糖)、教育等成为主要投资行业,东盟成为湛江第一大投资区域。
“一园两会三中心” 形成对接东盟特色品牌
今年来,湛江与泰王国政府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SME)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与泰国亚洲国际贸易投资商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备忘录,广东奋勇东盟产业园与印尼千禧集团签署按照“两国双园”模式合作共建产业园框架协议,湛江与SME达成合作共建湛江-东盟农产品批发展示中心合作意向。印尼、泰王国政府组团参加2016年在湛江举办的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和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并设立国家展示馆,这一系列成果彰显了湛江支点城市的作用,湛江正在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互联互通。
湛江贯彻国家和广东省的部署,深入开展与东盟的交流合作,打造“一园两会三中心”对接东盟各国。
一园:即广东奋勇东盟产业园,是广东省唯一专向对接东盟的产业园,现已与泰国、印尼等东盟国家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现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前景广阔。二会:一是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会址自2014年起永久落户湛江,每年举办一届,被誉为“中国海洋第一展”,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商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二是湛江·东盟农产品交易博览会,是湛江与东盟农产品双向合作的重要平台。三中心:一是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作为粤西地区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建成运营,成为湛江乃至粤西地区对接东盟的重要平台。二是湛江进出境快件监管中心,直接为跨境电商服务,是扩大湛江与东盟国家特色产品贸易的重要通道。三是湛江-东盟农产品批发展示中心,为湛江与东盟的优势农产品、农业产业合作平台。
“六大支点” 打造广东对接东盟先行区
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湛江正把握这次全面扩大开放、深度交流合作的重大机遇,研究制定双向开放对接东盟深化合作规划,拟全力打造六大支点,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港口支点——湛江港,加快实施港口兴市,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40万吨级航道和雷州半岛港口群,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区域港口联盟,全力打造港口支点,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
城市支点——湛江湾,坚持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拥湾发展,统筹推进海湾西岸提质和海东、西城新区扩容,全力打造城市发展支点,建设环北部湾地区中心城市、区域性国际城市、生态型海湾城市。
工业支点——湛江园,发挥开发区、广东奋勇东盟产业园作用,依托钢铁、石化、浆纸三大产业和家电、水产、医药、食品、家具、机械六大传统产业,壮大临港工业,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支点,建设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
创新支点——湛江谷,发挥科教人才优势和海洋经济优势,依托“南方海谷”建设,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大众创业之家、万众创新之园,全力打造海洋科技创新支点,建设全国海洋经济示范城市。
军民支点——湛江舰,发挥驻军大市优势,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代船舶修造与海工装备产业,建设奋勇高新区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全力打造军民融合发展支点,建设全国军工海工产业大市。
农业支点——湛江绿,利用雷州半岛特色资源,依托湛江农垦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雷州半岛水利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修复三大规划,发展热带水果等特色产业,全力打造热带特色农业支点,建设现代热带农业强市。
扩大开放变农业大市为农业强市
湛蓝的海,湛蓝的天,孕育了湛江源源不断的绿色农产品。当今湛江主动对接东盟,扩大开放,深入合作,正不断走向强农、惠农、兴农、助农、富农之路。
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湛是农业大市、我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广东省与台湾深度合作的海峡两岸现代农业示范区。愚公楼菠萝、徐闻山羊、徐闻良姜、徐闻菠萝蜜、吴川月饼、覃斗芒果、苏村番薯、麻章火龙果、廉江红橙、雷州青枣,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牌产品已成为湛江农业的代表。目前湛江共有67个农产品被列入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成为大众餐桌上的名片。
湛江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和广东进军东盟的“桥头堡”,是泛珠三角地区连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佳海上物流平台,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从合理运输、节约物流成本的角度看,粤西及西南部分地区通过湛江口岸进口的物流成本更低。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指出,日前,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湛江设立进境水果指定口岸,标志着湛江双向开放迈入崭新的阶段。作为粤西地区首个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其成功获批,必将促进湛江口岸功能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有利于湛江与东盟经贸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倡议支点城市建设。
“而对湛江市民而言,一些产自异域田园,特别是东盟国家的优质洋水果,通过该口岸,可直接从异国田头‘速递’到市民餐桌上。”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