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作文题刚出炉,立即广为传播,立马众论纷纭。对于每年高考作文,人们总有习惯性、热浪性的不同吐槽,就如今年高考作文一样,对待分数,各有不同。但如何理性辩证地看待问题,似乎没有人冷静下来沉思。
就像每年的高考,大人小孩都在着急、焦虑,都聚焦在同一目标上—分数或名校,加之各种舆论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使高考就如临大敌,大家则如热锅之蚁。在以成绩论英雄、以高考论成败的应试教育的今天,这似乎理所当然,也乃人之常情。其实,我们家长无论是在小学、中学,早就对分数极为关注,分数高则喜即奖,分数低则怒即罚。学校和家长都过于强调注重考试分数,造成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灌输式、填鸭式、题海式教育成为教育的常态,在分数和考试的指挥棒下,多少孩子沦为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有多少学校和老师能做到无视分数、求知学识的素质教育呢?
如果分数可以忽视,那么家教确实不能忽视。同样的高分,由于只差两分,孩子立即掌掴,而同样低分,由于分数略有进步和及格,另外一个孩子当即赏吻。这里不仅仅是说明家长对待孩子分数的态度明显转变和巨大反差,还说明了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也就是家教。家风、家教十分重要,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学习上的辅导外,还要教之做人之礼、立世之理、处事之道,甚至是看待问题。你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必须言传身教,以良好的家风、家教影响孩子,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人、懂得处事,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理性辩证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使其无论是在求学生涯还是走上社会,都能懂得思悟、容人、融事,圆通达世,这样的人更容易处世立足,就会成材、成功。
当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激励方式。孩子在各种考试中,成绩偶尔有升有降,偶尔有进有退,应该来说也属正常。作为父母不应轻易责骂、责怪,更不应轻易地体罚、棒打。无论是孩子也好,还是大人也罢,在学习中或工作上,都要讲究科学的激励方式,不是轻则骂、重则罚那么简单、那么粗暴。其实每个人都喜欢赞赏、表扬,那么赏识式教育、赞赏式表扬等应该比物质性奖罚、打骂式批评更有效、更管用。
人要讲人性,事要讲理性。马克思辩证法告诉我们,要理性辩证地看待人与事,也就是当我们冷静、理性地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或事情,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