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上午,记者在吴川市黄坡镇采访时获悉,贯穿该镇主城区的一条200多米长的臭水沟,近日开始动工整治。该镇采用PPP模式筹集整治资金,预计投入资金850多万元,把臭水沟两旁改造成步行街。与此同时,将继续追加投入资金1700多万元,铺设长达3.5公里的排污主管,输送现有城区的生活污水至污水处理厂,彻底改善城区污水排放问题。
记者现场看到,这条长达239米的臭水沟,位于黄坡镇沿江路,臭水沟两旁是居民区,黑黝黝的污水臭味扑鼻。黄坡镇委书记杨伟发告诉记者,随着城镇化发展,城区人口日渐增多,原来的水道逐渐淤堵。
2015年4月,国家相关部门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鼓励社会资本以PPP模式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并强调“对公益性较强、没有直接收益的河湖堤防整治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通过与经营性较强项目组合开发,按流域统一规划实施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同月,相关部门还发布了《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核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鼓励组合开发,打包实施PPP模式,提升整体收益能力,扩展外部效益。为筹集项目建设资金,改变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优化水资源综合开发途径,创新水环境综合治理模式,提高治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完善水安全体系,黄坡镇政府决定采用PPP模式对城区河流进行综合整治,并引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按照流域对城区河流治理进行统一规划。“从以往对单一河道的部分河段治理转变为对城区水系的系统治理,同时启动流域内主河道及支流的治理工作,在最大限度保护水生态敏感区的同时,对遭到破坏的水体和水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核修复。”杨伟发说,在此项目中,通过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保护的齐头并进,使污染程度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小河流得到有效整治。
据悉,该臭水沟的整治工作,预计明年2月可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