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加快集聚辐射能力 打造环北部湾中心城市

2016-06-30 10:2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王峰 (深圳)

    湛江的发展只有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把打造环北部湾中心城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革与发展置于广东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大格局、大趋势中去考察和把握,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创造辉煌,在新一轮改革中有所作为。现就湛江如何进一步加快打造环北部湾中心城市谈谈笔者的认识和体会:

    一、地区重要增长极——立足粤西区域协调发展,体现战略要求

    随着宝钢湛江钢铁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深湛高铁、合湛高铁、湛江国际机场等重点交通项目加快建设,可以说湛江已经在粤西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城市建设中,扮演着打造“增长极”的重要角色。当前,应着力建设“1小时经济圈”,做强中心,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服务功能;做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群,培育新兴产业基地和宜居城市;做活中小城镇,形成集聚效应明显、规模经济雄厚和竞争优势突出的城镇群,从而强化“1小时经济圈”产业支撑、以工哺农、转移就业功能,形成快速集聚生产要素、辐射带动效应强的核心经济区域,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吸引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人才流聚集。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加强与沿线城市的区域合作

    如果说建成“1小时经济圈”是湛江打造环北部湾中心城市增长极的“内动力”,加强与珠三角等周边城市的合作则是“外动力”。要充分利用湛江与珠三角地缘相邻、人缘相亲、文缘相近,具有较强的经济共融性、产业互补性和市场共生性,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带动作用较大等基础条件,打造区域增长极最紧密、最核心的城市群和产业密集带,使湛江成为华南区域意义上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立足湛江打造环北部湾中心城市,必须以“1小时经济圈”为主要载体,抓好“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信息中心”建设,健全完善商贸网络体系,加快金融业改革与发展,加快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现代教育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对各经济要素的集聚能力;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建设,构筑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平台;推进“现代产业基地”建设,做好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立足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粤西地区城市、农村并存,城乡差距大、二元结构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搞好粤西区域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大胆试、大胆闯。首先要突破思想上的束缚,用新思想为试验引航。以改革促试验,努力拓展“1小时经济圈”发展格局,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平台;围绕解决农民工这个难点问题,进行制度创新,形成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吸纳”机制和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扩散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构建起与城乡统筹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制。

    (三)积极发展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

    湛江打造环北部湾中心城市应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发展,合理调整产业的地域分工,引导区内产业逐步向周边地区扩散;同时,适应未来粤西都市圈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需要,以能源、原材料产业和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加工贸易产业要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向周边地区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配套产业,生产上、下游产品,带动周边地区产业的快速发展。

    湛江打造环北部湾中心城市要实现建设现代工农业和科技研发转化基地的功能定位,并在粤西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首先要把制造业做大做强,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形成产业带动、技术引领的发展格局。重点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优越的地理条件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

    二、提升创新服务,以环境优化激发创新活力

    (一)转变服务作风,积极营建最佳的服务环境。一方面要对多年来在湛江经济改革发展和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理念,进行梳理归纳、总结提炼,形成科学理论体系,以更好地指导改革与建设。转变考评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业绩考核体系。要建立一套涉及多层面、多方位和多维度的考核指标,科学全面考核地方政府的业绩。

    (二)坚持“眼睛向内”。一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制定湛江引进总部企业奖励扶持政策,鼓励国内外企业在湛江设立投资性公司、管理公司、决算中心、研发中心、采购物流中心或有总部职能生产型企业。二是抓住国际产业格局新一轮调整机遇,优化服务外包管理措施,积极支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对国家和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国际服务外包重点企业,进一步制定实施税收、出口、人才等方面优惠政策。三是建议大力推进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融合发展,在进一步发展口岸物流的同时,促进保税物流发展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入点,大力引导国内物流企业学习掌握供应链管理技术,重组形成集团化运作,在规模上增强与外商投资企业竞争的实力,与跨国制造企业开展多方位对接;加快实施“一县一港区”战略,支持保税物流体系建设,以保税区建设为龙头,完善湛江的保税物流体系。

    (三)敢于“眼睛向外”。一是推动湛江钢铁、炼化、造纸等具有较强比较优势行业对外办厂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贸易,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形成若干个上下游一体化、关联程度高、带动和辐射能力强的企业聚集区。二是鼓励进出口业务量较大企业直接在境外设立采购中心、分销中心、物流中心,在进出口业务量大的国家和地区设立金融服务中心;支持财务、法律、咨询等中介组织贴近境外中资企业,拓展境外业务;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科技资源密集的地区设立研发中心,有效利用境外科技智力资源,提高湛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巩固西南沿海主枢纽港地位,加快亚士德航道工程、东海岛港区航道工程等湾内深水航道和湾外港区进港航道建设,统筹推进湾内湾外港口建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半岛港口群。

    (五)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可考虑由政府出资或扶持,建立包括信息搜索、运输、支付、货物跟踪和安全交易等供应链在内的电子商务网站,确保电子交易的顺畅和货物安全易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国道G207线遂溪县穿城段改线工程首跨预制箱梁架设成功
  • 赤坎区海丰路市民添衣忙 未来一周暖晴回归
  • 雷州市客路镇典型镇建设亮眼——“丑小鸭”华丽变身“白天鹅”
  • 湛江市第二届企业家大会吹响高质量发展新号角 投资湛江,正当其时!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