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党建+互联网” APP上也可过组织生活

2016-07-12 16:40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陈凯杰 陈伟冰 李俏帆

外地党员通过互联网参加组织生活。陈凯杰 摄

    为让流动党员“归队”学习,赤坎区通过开展“互联网+党建”建设,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拓展学习教育载体,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全覆盖,以实际行动做一名合格党员。

    感受 党员组织生活步入“微时代”

    “因为人在北京工作,7年没有回湛参加党员组织生活,现在通过互联网和APP,终于可以和其他党员一起学习进步,感受党的温暖。”早在“七一”当天,远在北京的党员吴一坤,通过手机APP参加了赤坎区寸金街道“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并接受党课培训。

    活动结束后,记者连线吴一坤,他表示,第一次在外地以新媒体的方式参加党员活动,感觉很新鲜,也很温暖。就像在家一样,处处感受到像家人一般的关怀。

    梁东成是一位自主创业者,也是赤坎区民主街道非公支部党员。“七一”活动当天,在佛山出差的他,便通过手机APP,参加了民主街道党工委专题党课。梁东成深有感触地说,有了互联网平台,不管人在哪里,都可以参加组织生活,非常便捷。

    创新 拓展党员学习教育载体

    记者在民主街道和寸金街道的两场党员活动现场看到,大屏幕上同时显示现场及在外党员的画面,在外党员通过自己的手机小屏幕,可以实时观看现场画面,通过在线参与专题党课教育、检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效果,并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动态等,从而打破地域、时空界限和党组织间的壁垒,开启线上线下互动模式。

    寸金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海平介绍,赤坎区通过开展“互联网+党建”工作,进一步活跃了党组织生活,搭建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良性互动交流的平台,让一些长期游离于组织生活之外的党员重新“归队”。

    为了让流动党员“归队”学习,赤坎区想了不少办法,通过开展“互联网+党建”建设,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拓展学习教育载体,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全覆盖。区委组织部按照“先期试点、逐步铺开”的原则,以民主街道和寸金街道九二一社区为试点,专项资金扶持、专人跟踪指导。寸金街道、民主街道的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从而确保“互联网+党建”项目顺利实施,确保在家党员不脱节,在外党员不掉队。

    计划 争当互联网党建工作标杆

    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先期试点、逐步铺开”的原则,以民主街道和寸金街道九二一社区为试点,舍得在“软硬件”上投入,建成由液晶屏拼接而成的党建大屏幕,开发适合党建信息化建设需要的网络视频会议应用软件,通过实施召开互联网支部会议,让外出经商、务工或出差等原因未能亲临支部生活会场的党员通过网络参加会议并发言,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积极营造党员主动参与党内事务、党组织充分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党员之间随时沟通交流、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的深厚氛围。

    此外,赤坎区出台《赤坎区党员活动室规范化建设方案》,以“设施齐全、布置合理、台帐规范、制度完善、效果明显”为建设内容,将党章、党规、党纪、组织机构上墙,确保党员有学习、活动场所。升级完善“先锋赤坎”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两学一做”学习交流专栏,除了定期向广大党员干部推送党务知识、党员教育信息,让党建信息“随时可看,随时可读,随时可享”外,还增加互动环节,第一时间解答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咨询的问题,快速便捷地征集党员群众对党建工作、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建好“线上”新型媒体阵地。

    赤坎区还建立健全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机制,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学习培训、查阅信息、文体交流等各项活动,扎实抓好党务工作者队伍,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精选56名政治素质高、写作能力强、熟悉现代党建宣传手段的基层党建人才,调整充实党建信息员队伍,通过各种专家培训、组织上课、小组讨论、参观学习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党建信息考核制度,丰富微信公众号内容,不断增强党建工作活力。发展壮大党员志愿者队伍,通过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开设活动报名、预约服务等线上服务内容,结合重大节日和日常活动开展“党员奉献日”、“党员送温暖”等志愿者活动,实现便民服务“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丰富党建工作内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广州湾大道情侣码头预计国庆假期期间对外开放
  • 霞山交警逆风而行 扶栏清障护民安
  • 环卫工人清理城市垃圾
  • 攀岩夺冠 喜不自禁
  • 风高浪急
  • 吴川:转移群众3213人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