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走进苏东坡摘荔枝的地方--游遂溪苏二村记

2016-07-19 17:23 来源:湛江旅游网 作者:翟方润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苏轼一首《新城道中》,今天读起令人意境攸远,遥想先生当年谪贬琼海至被赦,一去一返皆路经遂溪建新荔枝村,当地乡土淳朴,民风殷盛,令先生一去被贬之不爽,痛痛快快小住一月有余,乡野著新,挥毫弄墨,与村民豪风雅育,而成就一段佳话。

 荔技村承重如此,先生别后,村民感念先生重遇之缘,于是改名为“苏二”,以记东坡先生两次光临之情。 今天,当您再走进苏二,就会强烈感受到东坡先生数百年前的驻足情愫,热烈而浓郁的文雅气息,一解历史的情怀,对口东坡诗句,这一会,又是怎个雅字了得。

村口,三棵高大挺拔的桐杨树会起身迎客,棵棵都有几百年树龄,呈品字矗立,就像三位武士般守护着村庄,桐杨长势茂盛而美好,树型靓丽,郁郁葱葱,如打开的遮天伞,蔚为壮观。正值五月天时,不少村民树下三五成群相邀围成一圈或闲聊或打牌,或作农闲时的寄托,竟也意景融融。村中人豪爽好客,来的客人,一般村中老人会带着,一一游览村容村貌。

村中的祠堂就在桐杨树后,是四合院式。有几重过道,内有祠堂,有历代村中名人书画墨宝,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在东首偏房中,摆放的一个石盆。别看这个石盆个小普通,却身藏着一段美丽的故事。相传,清朝,村中举人黄中润和状元林绍棠是结拜兄弟。林绍棠第一次拜访黄家,刚到门口就遇见一位正在喂猪的老妇人,一问得知是黄中润的母亲,林绍棠赶忙跪地参拜。黄中润的母亲当时觉得身着不雅有失礼数,连忙回房洗手更衣,出来后发现林绍棠一直跪在猪槽旁边,连忙双手扶起林绍棠。此后,“状元拜猪槽”的故事,便口耳相传流传开来。当时那个石猪槽就是这个石盆,现在的苏二村人已把它保护起来,放在祠堂里,世世代代教育子孙后代要懂孝道知礼数敬世守身。

走出祠堂,顺着村中大道走不多时,便可见到闻名已久的拦河大屋。只见大屋气势恢宏,意表非凡,屋檐飞燕,尾剪苍穹,红砖灰墙,顶沿蜿蜒盘曲,竟呼拉拉地有似一艘磅礴大船迎面开来。其结构以石砖为主,配有木雕、石雕、砖雕等,形式丰富,韵味有致,并镂雕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装饰营造之精美,着实世所罕见。屋檐下一块匾额,雕刻得最为用功,据村中人介绍,短短几方的木牌,竟是技师用时三月刻成,方寸之间,可见心机。 大屋外墙斑驳陆离,距离地面三米高处还有供人行走于上的环屋走道,有一个个枪眼依次排开,据说当年为防盗贼盛行之用。看此情景,不由得令人佩服苏二村民的智与勇、艺与情。

村后,有一大片古荔枝林,长势郁郁葱葱,在历史的天空里一直坚守至今。相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当年途经南北要塞“三十里官路”时,便慕名走进此林,可惜荔枝成熟的季节已过。村里的长者告诉他,“要尝荔枝佳果味,待到来年五月时”。后来,东坡先生遇赦北归,再经遂溪时正逢五月,他踏进荔枝村,这时村里的长老便捧出味道最美的荔枝王——“双袋子”来招待他,他终于如愿以偿。

往事越千年,苏二有新篇。现时的苏二村已旧貌变新颜,繁花似锦,生机勃勃。苏二人正禀承着先人的情怀,用世纪新理念去规划建设村容村貌,千年古村迎来了世纪洗礼,勃发的力量在时代的感召下重生。现在村中绿树依依,屋檐绵绵,楼宇高高,如果东坡有幸穿越,相信他定会惊呼故地“换了人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市民读书购书热情“爆棚”
  • “长寿之乡”遂溪“长出”灵芝基地
  • 湛江农垦广前公司火山红薯喜获丰收
  • 知名企业医疗机构齐聚,现场纳贤!求职新篇,就此开启→
  • 我市举行健康素养科普巡讲进社区暨“体重管理年”健康宣传活动
  • 人才“嘉年华” 万人齐赴会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