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发展县域经济,补长湛江经济发展“短板”

2016-07-23 10:30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张玉梅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于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生态建市”战略,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湛江崛起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湛江市县域工业经济总量有一定提升,建立起五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园),形成了海产品加工、小家电制造等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民营经济成为主导力量,城镇环境有了一定改善。

  但是总体上我市县域经济仍存在明显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是总量偏低,结构性矛盾突出,财力严重不足。没有一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多数县(市)的财力难以维持“吃饭”。 二是产业集群度低,竞争力弱。产业雷同、重复建设、产业零星分散问题比较严重。大多数园区主业不突出,产业关联度低,基本上都是大杂烩。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不完善,大多处于低端环节。三是工业用地指标缺口大,基础设施落后,机关服务效率低,招商引资效果不佳。四是民营企业多数处于小规模、粗放发展阶段,局限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布点分散。融资困难,信用堪忧,自主创新能力弱。

  县域经济应以工业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强化服务,品牌带动。

  一、做大县域工业经济

(一)加强县域产业发展规划。各县(市)要在《湛江市产业规划》的指导下,细化规划,错位发展,重点建设钢铁、石化、造纸配套产业集聚区。建立备份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发展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立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加强对各县(市)制定与执行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与协调,防止无序竞争。

(二)加快专业性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内基础设施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围绕主导产业链招商,努力构建“一地一园一主业”工业格局。

(三)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电饭锅、羽绒等行业重组,培育产业集团。制定奖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帮助企业突破核心技术瓶颈。

(四)突破土地瓶颈。将一些项目列为省重点项目,不占湛江用地指标。置换“三旧”土地,集中为园区开发。严格按照产值、税收、技术水平等指标综合评价,筛选好项目,严禁浪费土地。

  二、做强县域特色经济

(一)建立特色产品交易中心。在雷州、徐闻、遂溪、廉江等地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特色食品加工业。在麻章、徐闻和吴川等地重点发展海产品精细加工。重点支持建设国家级珍珠贝良种场,提高品质,重塑“中国南珠之乡”形象。建立珍珠等特色产品交易中心。发展节能和智能家用电器,借助半球品牌效用,组建集团,建立高等次的家电批发市场。

(二)借助新闻媒体以及公共场所,加强“ 中国电饭煲之乡”、“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等品牌、地理标志宣传。塑造特色旅游品牌个性。

  三、激活县域民营经济

(一)优化政务环境。对发展较为薄弱的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以及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等实行税收政策倾斜。简化办事手续。完善政绩考核和行风评议办法。发挥工商联作用,成立由工商局、工商联、经信局、税务局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并设立日常办事机构。

(二)努力缓解融资难问题。鼓励民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产权转让、典当、拍卖等方式直接融资。加快地方银行体制改革,推动银企合作。发挥商会组织的作用,支持建立县域担保公司。

(三)鼓励技术创新。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通过财政拨款或信贷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支持。鼓励产学研合作。设立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建立自主研发机构。对已获国家、省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的企业,优先列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计划,享受现有的各种优惠政策。
(四)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方面要有所突破。建议在经济领域有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建议建立湛江市人才奖励基金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国道G207线遂溪县穿城段改线工程首跨预制箱梁架设成功
  • 赤坎区海丰路市民添衣忙 未来一周暖晴回归
  • 雷州市客路镇典型镇建设亮眼——“丑小鸭”华丽变身“白天鹅”
  • 湛江市第二届企业家大会吹响高质量发展新号角 投资湛江,正当其时!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