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 26天,骑行2160公里,翻越14座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雪山,其中2座海拔超过五千米……徐闻三位青年沿着318国道最为壮丽的一段,成都至拉萨,川藏线骑行,除了必不可少的高原反应和极大的昼夜温差,还遇上了修路、下雨、山洪和泥石流等困难。最终他们在7月31日抵达拉萨布达拉宫,实现了骑行西藏的青春梦。三位青年中,邓理统是一名上班族,年纪最小的邓理营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劳兴祝也是一名在校学生,今年六月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8月6日《湛江日报》)
从我们本地出发骑行西藏,道路艰险,困难重重。所以会有人以为,徐闻这三位青年骑行西藏实现青春梦,得不偿失。然而,在笔者看来,梦在远方,他们如此圆梦,彰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姿态,值得喝彩;青春需要考验,他们是渴望独立,渴望坚强,勇于挑战自我的新一代。说起来,这三位青年人中,两名在校学生特别受到笔者关注。我们都知道,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吃苦磨练理应是其中最鲜艳的一道色彩。因此,明智的家长会设法引导孩子克服因难,甚至刻意设置因难,倒逼孩子走上自立、自强之路,以此陶冶孩子勇敢坚毅、不屈不挠的人格和品性。说回骑行西藏。没有家长的指引,这两位学生却乐于“自找苦吃”,考验自己, 实现了常人难以实现的青春梦,笔者想, 这是一种觉醒。这种觉醒,比起那些明智家长的觉醒,更难能可贵。
诚然,远途骑行可以看作是磨练学生的一种方式。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用这种方式磨练自己——毕竟,远途骑行对体质有一定的要求。然而,磨练自己,走向独立,学会坚强却是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时值暑假,我们家长不妨因势利导,积极引导他们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找苦吃”,使他们能顺利拿到打开坚强人生大门的钥匙,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夯实成功人生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