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聘于公司的环卫工人在垃圾中转站作业。欧阳泽 摄
检查——
以监管考核推动市区镇(街)村环境卫生
我市从2015年下半年起,由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组织牵头赤坎、霞山、麻章、坡头、开发区等五个区代表,对市区12个镇(街)以及赤坎、霞山两区城边村(建成区范围以外的村庄)进行环境卫生专项检查。
据介绍,检查内容包括市区镇政府(部分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及其所辖范围村(居)委会和自然村(居民小组),赤坎、霞山两区的城边村的环卫设施建设及运营、制度建设及执行、保洁效果、保障到位等四个方面工作开展情况。重点检查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大院、街巷、村道、农贸市场、客运站、文化广场等主要部位市容卫生和秩序管理情况,镇(街)村公厕、垃圾中转站(含垃圾收集点、垃圾桶等)等环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管理情况,还有市容环卫队伍建设情况等。
现状——
市区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清运全覆盖
目前,各区、镇(街)、村借力生态文明区、镇、村的创建工作,积极推进镇容村貌整治工作,效果比较明显。至今12个镇(街)已全部按要求至少建成了一个生活垃圾中转站,多数镇(街)完成了“一村一点”的配置及街巷村道的硬底化。
自2015年初全面启动市区环卫作业市场化工作以来,市区环卫作业市场化正向农村、镇(街)等区域延伸,市区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了清运全覆盖。坡头区、麻章区的镇(街)村和赤坎区、霞山区的城边村,其镇(街)清扫保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作业已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由中标公司承包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堆积围墟(村)的问题。实施市场化运作的镇(街)村和城边村的环境卫生管理状况优势突现,效果明显。
改善——
建立健全环卫作业监管机制
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市区镇(街)村环境卫生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如“一村一点”建设不够科学合理,有待全面完成升级(含改造);市、区、镇三级政府均未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经费全面纳入财政预算计划等,这些问题都掣肘了农村垃圾治理的推进,亟待解决。
下半年,各区在环卫作业监管工作上要尽快建立健全由环卫业主单位(含环卫单位)、中标公司、街道办和社区、区“五城同创”办、区数字化管理平台等多方联动监管机制,并开展综合监督考核,确实做到上下联动、全方位、全时段监管。开发区东海岛片区的镇(街)村应力争在今年底前完成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的招标工作,以实现市区城乡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