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公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对多用途及单用途的商业预付卡作出了相关规定,有专家学者认为征求意见稿的上述规定对于遏制预付卡消费乱象能起到一定作用。
在我们身边,预付卡可谓五花八门。饮食、娱乐、洗车、美容、美发……可以说,预付卡成了一种潮流,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消费者来说,预付卡确实是不错的选择,最大的“诱惑”是使用预付卡可以享受很大的消费折扣,而且在消费时无需携带大量现金,从安全的角度也让预付卡成了消费者青睐的对象。而对商家来说,推出预付卡所带来的实惠和便利,以及由此促进消费,个中好处不言而明。
对于预付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母亲曾经办理的一张桑拿会所预付卡。当时,家里附近新开张了一个桑拿会所,吸引母亲的不是有个新的娱乐休闲场所在附近,方便消费,而是新开张的会所优惠多多——办理预付卡并充值一定额度的钱,就有翻倍额度返回或者每次消费有很大的折扣,甚是诱人。
看到这种优惠,母亲马上办理了预付卡,并成功充值。手里拿到预付卡,母亲甚是高兴和积极,每隔一周有空的话就去附近的会所消费。刷着手里的卡,看着划算的消费,不仅仅是母亲,其他消费者同样感到预付卡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优惠,大家都为这个预付卡“点赞”。正所谓“好景不长”,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母亲有天发现这个会所暂停营业了;再后来,听说老板“跑路”了。母亲捏了一把汗,自我安慰说,幸好预付卡里面的钱不多了,否则真亏了。
征求意见稿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引导消费者理性科学消费,应该说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消费者最大的担心莫过于自己给出去的预收资金的安全,如何在“老板跑路”、“营业倒闭”等不良环境下保障自己资金安全,消费者也在期待相关规定的出台。如今,“采用保险等方式保障预收资金安全的,应告知消费者相应权益”、“遵守客户备付金存管规定”等,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吃下来一颗定心丸,预付卡更有保障。
合理使用预付卡,站在商家、消费者两者的角度,本应是“双赢”的局面。针对前期预付卡存在的种种弊端和不良现象,及时出台有关规定予以规范、整顿,作为消费者,我们愿意拭目以待预付卡更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