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会颁奖现场。
以“文化自信 诗意遂溪”为主题的第十八届(遂溪)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于11月25日在遂溪县影剧院开幕。这次国际华文诗人笔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促进国际华文诗坛诗艺交流,推动百年新诗发展。
这次活动由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主办,中共遂溪县委员会和湛江市文联承办,为期五天。来自海内外的100多名爱国华文诗人走进基层采风,一起为湛江、遂溪文化经济的繁荣兴盛,写出更多诗歌精品。

诗人在遂溪烈士公园合影留念。
诗坛大咖云集遂溪
当日,华文诗坛的领军人物都云集遂溪,著名诗人包括: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原司法部副部长将军诗人岳宣义,诗刊社原主编叶延滨、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主席张诗剑、执行副主席洪三泰,副主席蔡丽双、峭岩、萨仁图娅,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意大利、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著名诗人,我国各省著名诗人、诗评家。
在开幕式当天,本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决定为著名诗人、诗评家岳宣义、吕进、庄伟杰等颁发“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表示,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众多诗人汇聚在遂溪,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凝聚力,推进国际华文诗歌的发展;遂溪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诗人们通过游历遂溪风光,创造出更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和贴近文明的作品,为推进遂溪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诗歌的力量!
“遂溪作为千年古邑,诗意汇聚;因诗而聚,因邑而歌,诗意故乡是百万遂溪人和诗人结缘的共同精神家园。”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副主席洪三泰说。遂溪本土著名诗人洪三泰先生,是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

诗人游览遂溪农庄。
诗人走进遂溪采风
会议结束后,诗人们来到了遂溪县烈士纪念广场。今年5月,遂溪县重新修缮了烈士纪念广场,纪念广场形如火炬,中间镶党徽,俯瞰时如燃烧的火炬。纪念广场入口为景观石,两侧为革命历史事件纪念墙,刻有雷州特支、乐民起义、浴血斜阳、老马起义、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东征、笔架岭战斗等著名历史事件概述。在讲解员的讲解下,诗人们对遂溪县的革命历史有着更深的了解。
诗人们走进遂溪县博物馆,该馆根据遂溪悠久的历史和各个历史时期的亮点,设有“古代遂溪与馆藏文物”“红色遂溪”等基本陈列展览,让诗人们从中了解到遂溪历史发展的概况与地方文化的特征。
据了解,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诗人还将深入到遂溪县的孔子文化城、草潭渔港、黄学增故居、调丰古村落、龙湾醒狮等处实地采风,撰写诗歌,歌唱遂溪的山山水水;诗人还举办“百年新诗”论坛和诗歌朗诵活动,一起为繁荣湛江、遂溪文化经济加油鼓劲。

诗人观赏遂溪糖胶手工艺制作。
遂溪文化底蕴深厚
地处北部湾畔的遂溪县,文化底蕴深厚。8000年前鲤魚墩先民耕海,2000年前西汉伏波将军平越胜利屯兵螺岗岭武乐水与民同庆,留下爱国主义精神;继而汉武帝开辟中国最早丝绸之路始发港徐闻,航船通过北部湾到合浦,遂溪有八个港口与之血脉相通;遂溪的宋朝孔庙在孔圣山重建,宏伟的孔圣山,成为孔子学说和国学文化重地;遂溪的醒狮在明朝雄起,现在遂溪成为全国醒狮之乡;清朝以降,遂溪抗法斗争、抗日战争成果和我国最早农民运动领袖之一黄学增的光辉业绩使“革命老区遂溪”凝聚红色文化,熠熠生辉。
全国第一甜县,全国养生长寿基地,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落户遂溪,全国最早四部反映丝绸之路、“一带一路”长诗同时出版,同获银奖、同出遂溪一家四兄弟之手。无疑,遂溪的古今文化、文明精神熔为一炉,铸造了永久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遂溪被称为文明水土一方,诗文同茂之邦。
千年古邑,诗意汇聚;因诗而聚,因邑而歌,诗意故乡是110万人民和诗人结缘的共同精神家园。诗人走进湛江遂溪,乘船体验丝绸之路,可聆听历史的回声,领略湛江遂溪欣欣向荣的城乡现代风貌,全面感受奔腾跃动的时代脉搏。诗人们在岭南师范学院开展“百年新诗”论坛,展望诗歌美好前景。诗人们饱含激情,抒写美好的湛江遂溪,并与民同乐放声朗诵壮丽诗篇。诗人们为遂溪留下诗歌结集、墨宝刻石,留下一座珍贵的“国际诗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