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县下桥镇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近年来,徐闻县下桥镇下洋仔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结合实际,以惠民利民为根本出发点,加快推动村各项事业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据了解,2004年以来,下洋仔村先后被评为湛江市生态文明村、湛江最美村庄、湛江市生态文明先进村。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
下桥镇坚持党建引领,从充实一线力量、配强“头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实处发力,用实际行动推动下洋仔村乡村振兴。实行镇村干部驻村包片制度,村“两委”干部定点包片,镇党委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选调生驻村工作,建强乡村振兴骨干队伍。下洋仔村成立了“党员先锋队”,作为“领头雁”的村干部敢想敢作敢为,带领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在党员干部的带头下,下洋仔村群众一呼百应,妇女群众也自发成立了“巾帼志愿队”,积极投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热潮。
目前,下洋仔村“党员先锋队”7人,“巾帼志愿队”18人,他们在推动厕所革命、“三清三拆三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中奋勇争先。现在的下洋仔村以“党员带头、干部驻村、发动群众、全民参与”的方式,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人人都是乡村振兴“能手”。
该村干部带领群众主动作为,近年来发动村群众自筹资金累计人均2300元,其中发动乡贤捐资支持村内道路建设、村容村貌提升、奖教奖学等公益事业共计超 70 万元,形成“我要振兴、我来振兴”的良好局面。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下洋仔村抢抓美丽乡村建设机遇,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推进基础设施、风貌提升改造等一体化建设,擦亮乡村振兴底色,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该村坚持按照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的要求,强化村庄规划设计对农房建设的基础性指导地位。目前,该村楼房建设集中,巷道笔直宽阔,井井有条,村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静谧,形成一个新型的宜居村庄。
目前,该村建成硬底化入村道路2公里、环村水泥路1.9公里、横向水泥村巷9条共计 3 公里、纵向红砖村巷9条共计3.1公里,村巷全面安装路灯。完成饮水工程建设,配套铺设水管入户共计 3600米,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及村旁 300多亩耕地灌溉问题。改厕85户,改厕率达到100%。建立定期保洁制度,聘请2名保洁员,保洁员负责定期对村道和公共场所进行清扫、保洁,并按时将垃圾收集点里的垃圾转运至镇上的垃圾转运站。村民自觉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共同维护村内的环境卫生整洁。
塑造文明新风,激发乡村振兴“源动力”
下洋仔村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引导群众移风易俗,营造文明新风。成立村民理事会、妇女议事会,由热心公益的党员组成,并牵头组织村内各种集体性、公益性事业建设。目前建有生态小公园3座,文化楼1座,篮球场1个,休闲场所1处。
该村坚持组织开展“最美家庭”“家越美·粤幸福”评选等活动,发挥村中榜样家庭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全体村民的道德荣誉感和向善向美的学习热潮,引导广大村民群众共同参与文明乡风建设。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结合广场舞、文艺晚会、篮球比赛,大力弘扬和谐共建、敬老慈幼、和美克俭、公正法治的新时代文明村风民风。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近年来,下洋仔村投入超25万元,通过打造一口超过300米深的井,解决村旁300多亩耕地灌溉问题。推进“农户+农业经纪人+北方批发市场”经营模式,带动村民种植北运蔬菜超500亩,不断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益,增加群众特色种植收入,用特色产业“撬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人均分配耕地1.8亩的情况下,村内种植大户还承包农场耕地共计超1000亩,主要用于种植北运蔬菜。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盘活“空置”土地,集中土地搞机械化种植,减少种植成本,收入最高达到200万元。同时,自发组织农民务工小队,就近应聘种植大户的各类长短期务工,带动村民就地就近就业,人均一天可收入 170 元,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完善乡村治理,汇聚乡村振兴“向心力”
多年来,下洋仔村坚持依法治村,组建了一支素质高、形象好、战斗力强的村治安联防队伍,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在村内休闲场所等地方修建法治、民主自治、德治教育宣传栏,并经常性开展群众性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村民法治意识。
此外,村党支部书记也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带领村里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依法治村工作。一是牵头村民议事会做好村规民约的制定与执行,村规民约的制定过程充分得到村民的认可和支持,明确了村民的责任和义务。二是成立大树下议事会,重点解决村里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并得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认可。
如今的下洋仔,以“党员带头、干部驻村、发动群众、全民参与”的方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鲜明底色,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图景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