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4月底,霞山区启动了1个区级长者饭堂和10个街道级长者饭堂,实现长者饭堂的全区覆盖。累计办理老年就餐卡1876张,补贴服务老年群体已突破1.1万人次。(5月18日《湛江日报》)
小食堂,大民生。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暖心饭,破解老龄化社会难题,是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体现出城市的人文关怀和服务效能,体现了文明城市建设的质量水平。
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我国养老问题日渐突出。目前全国超过99%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仅有不到1%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对于孤寡、独居、高龄等老年群体来说,吃饭成了一大难题。买菜难、做饭难让他们陷入困境。长者饭堂叫好又叫座,得民心、合民情。
长者饭堂是民生工程的重要一环,是爱心工程的生动实践,是助老工程的丰富提升。办好长者饭堂,不仅满足了老年人对生活的需求,而且也让常年在外打拼的老人子女减轻后顾之忧。热腾腾的饭菜,使老人们感到暖心贴心,感到幸福的滋味。长者饭堂还为老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场所。老人们可以边吃边聊天,特别是“空巢老人”,平时子女不在身边,又难“常回家看看”,这些老人需要及时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在长者饭堂,老人们畅快交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孤独感。
长者饭堂不仅养了老人的胃,更暖了百姓的心。办好长者饭堂,让养老服务更加贴心。长者食堂不能止于一顿热饭,还要在助力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上下功夫,在多元化养老服务上有创新,让老人们的生活更有依靠、精神世界更有活力。
湛江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有100多万,他们中绝大多数选择居家或在社区养老。全市需要办更多更好的长者饭堂,要不断探索办实、办好、办久的做法和经验;要让长者饭堂与医养结合,与生活照料、心理慰藉、文体娱乐相结合,健全养老保障网络,为老人们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养老服务,确保长者饭堂在兼顾公益事业与自身发展的良性轨道上长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