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成长是跋涉于茫茫长夜,阅读便是刺破黑暗的明灯。它照亮我每一寸前行的路,教会我分辨是非善恶,赋予我直面困境的勇气,更让我在跌撞中始终心怀方向。
上幼儿园时,每晚枕边总有父母轻声诵读的故事。那些故事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我成长。《孔融让梨》中,一个梨子让我明白谦让如春溪,无声浸润心田;《亡羊补牢》里,一场意外教会我犯错不可怕,及时补救才是关键。那故事情节像一粒粒种子,悄悄埋入我稚嫩的心底,生根发芽。
初入小学,父亲递给我四大名著的连环画。《西游记》像一块磁铁,将我的目光牢牢吸引。唐僧师徒取经的路上,遭遇妖魔鬼怪,历经千难万险,却始终目标坚定,从未放弃。他们坚如磐石的信念深深地震撼了我。一次跑步比赛,我因摔倒膝盖渗血,疼得几乎放弃时,忽然想起取经路上风雨无阻的背影。我咬紧牙关,踉跄着冲向终点。
三年级,翻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让我结识了保尔·柯察金。他虽然失去了健康,却用意志铸就钢铁之躯。书中那句“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如重锤敲击心扉。他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困境中前行的路。
四年级,翻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厚重扑面而来。扁鹊悬壶济世医术高明,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指向星辰,蔡伦发明的纸张承载文明……古人的智慧如繁星点点,照亮我对知识的渴望。
到了五年级,我阅读的书籍愈发广泛。《中国民间故事》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一个个口耳相传的故事里,藏着生活的哲理与美好的愿望;《装在口袋里的爸爸》那新奇有趣的情节,激发着我无穷的想象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了我一把打开“逆境思维”的钥匙……
书籍从来不只是印满铅字的纸张,它们是迷雾中的灯塔,用人类千年的智慧照亮我脚下的路;是永不离弃的挚友,在成长的每个岔路口为我举起思想的火把。未来的日子里,我愿永远追随这盏名为“阅读”的明灯,让它的光芒穿透岁月长河,照亮我奔赴的每一程山海。
点评:文章以“明灯”为喻,串联起不同阶段的阅读经历,书籍与成长的交融自然深刻,事例鲜活,情感真挚,语言生动,细节动人。愿书香永伴,照亮更辽阔的世界!
指导老师:郭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