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并不喜欢读书,看见文字,我的头就像《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中的大头儿子一样,头巨大,却一点都读不进去。一天,妈妈买回一本《安徒生童话》,我被书中的插图和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仿佛自己成了故事中的丑小鸭,与拇指姑娘一起冒险,一起经历磨难。从那时起,我便爱上阅读,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捧起一本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懂得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读《鲁滨逊漂流记》,我学会了在困境中勇敢面对、积极乐观……
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书籍是陪伴我的最好伙伴,又像一位无声的老师,指引我前进的正确方向。有一次,老师叫我报名参加一个诗歌朗诵比赛,我信心满满,觉得自己一定可以拿奖。在那几周里,我却不抓紧时间练习,结果落榜了。我垂头丧气回到家,从书架上拿起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主人公在黑暗和无声的世界里,依然顽强地练习,最终取得巨大的成就。相比之下,我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本书让我重新振作起来,鼓足勇气去面对困难。
记得还有一次,我因迷上玩手机,导致数学成绩一落千丈。我难过地躲在阁楼,无意间看见母亲珍藏在书架上泛黄的书册。我从中拿起一本《红楼梦》,翻开扉页,上面用钢笔写下了“1987.4.7”,字迹已经洇开,仿佛在诉说时光的故事,原来这是外公的藏书。外公在工地读《红楼梦》的场景浮现在眼前,我忽然间愣住了——原来有人在更贫瘠的岁月里,仍执着地与书籍相拥。我也要像外公一样,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增长知识的源泉。“善读悦读,启航未来”,书籍将陪伴我一生,给予我更多前进的力量,助我实现自己的梦想,启航美好的未来!
点评:文章以真挚的情感讲述了自己与书籍结缘的成长故事,事例鲜活,文脉清晰,突出书籍给自己的鼓舞力量。品读《红楼梦》这一细节描写生动、感人。
指导老师:黄康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