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记者从湛江钢铁获悉,宝钢湛江钢铁零碳高等级薄钢板工厂项目近日连破两大关键节点——99.63米的炼钢工程DRI塔楼拔地而起、炼钢主电气室电源系统提前23天贯通,标志着国内首条“氢基竖炉+电炉”短流程近零碳产线从基建向调试阶段全面跃升。
作为直接还原铁的主要卸料设备安装的框架结构,也是连接氢基竖炉与电炉的“核心枢纽”,DRI塔楼可以说是整个零碳项目的标志性建筑,其最高处达99.63米,其主材80%均采用湛江钢铁自产Q420高强钢,厚度最厚达60mm,焊接过程严格执行“预热—焊接—保温”全流程管控,焊缝探伤一次合格率达100%。
面对高空作业风险高、吊装空间受限等难题,团队创新采用“单构件+模块化分片”组合方案,借助500吨履带吊与数字化模拟技术,以毫米级精度实现DRI塔楼钢结构“零差错”安装,为未来实现314万吨减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合上105开关!”另一边厢,随着指令下达,炼钢主电气室10KV电源系统提前23天完成受电,为设备调试赢得宝贵工期。
主电气室宛如一颗强劲搏动的“动力心脏”,为整个炼钢工程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能量与生机。这颗“动力心脏”的能源脉络需穿越4大功能区,完成2千米桥架安装、6千米高压电缆敷设及12套电缆终端头制作,设备安装精度达毫米级。
这条能源脉络的贯通之路同样要面对技术与环境的双重考验。为此,团队以“模块化施工+数字化管控+专业化作业”协同机制为抓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针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划定“责任到人、限时整改”清单,5天内全部闭环销项,同时严密科学组织施工,通过“人停机不停”的连续作业,提前完成2千米桥架安装和6千米电缆敷设任务。一系列“毫米级攻坚”,确保了受电“一击即中”。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