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油油的树冠上,不再是红霞片片,而是“白云团团”。白花花的套袋缀满枝头,远望让人误以为里面裹着一颗颗番石榴,但其实是一串串红彤彤的荔枝。
“一个袋子解决两大问题:保鲜和质量。”5月27日,廉江企业家刘水海向记者如数家珍地介绍,套袋荔枝在采摘、搬运等过程中都能减少果皮的摩擦,从而保证其新鲜度。而且,套袋荔枝透气透光,还能防水,雨水打不进,袋面不积水。
荔枝穿上“外衣”后,局部温室效应将太阳直射光改为散射光,水果受热均匀,光泽改善,色泽鲜艳。“不套袋的,颜色真的差很多。”进入果园的游客比较后不禁感叹。
采用套袋技术进行荔枝种植,可以“套”出色艳、味甜、病虫害少的好荔枝。荔枝接近成熟时,容易受到鸟类侵袭和病虫害威胁。套袋后,病虫害大大减轻,无需喷打农药。而且,荔枝连枝带叶、带着套袋从树上摘下来,没有采摘时间限制,而不套袋的荔枝遇到雨雾天、暴晒天都不便采摘。
“主要是安全,初衷是加工!”刘水海早年以“广海鸡”创始人而闻名遐迩,如今痴迷于研究荔枝保鲜和加工技术。他透露,套袋荔枝不施农药、质量过硬,可以鲜吃,作为放心的原料,还可以加工成荔枝酒、果脯、饼干等绿色产品。
据介绍,荔枝套袋用无纺布制成,每个成本2毛钱,加上前期人工费用,套袋荔枝每斤比不套袋的成本高1元,但上市后售价比一般荔枝高1倍多。
奔走于各地的荔枝园,刘水海说服多个种植大户试验套袋荔枝,他免费提供套袋,并在荔枝成熟后以高于市场价统一收购。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他带动推广的套袋荔枝就有1000多亩,分布在广东茂名、廉江、珠三角地区和广西玉林、贵港等地。
不少荔枝种植户表示,廉江多年前就有套袋荔枝,但当时用的是纸袋,下雨天就破了,而且试验效果不佳,后来不了了之。如今的新材料无纺布袋,可以使果皮提前10天着色,果皮着色时期与荔枝果实风味最佳时期同步,且阴阳果面着色差异不明显,解决了荔枝长期着色不良的问题,也增加了耐贮性。
荔枝套袋技术推广后,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经套袋处理的果实比不套袋果实提早7—10天采收,卖价每公斤可提高6到8元。按每亩平均产量200公斤计,每亩可增收1200元左右。
位于良垌镇上角垌的荔枝园内,一吴姓种植户向记者透露,荔枝套袋近一个月来,病虫害大大减少,耐贮性增加,喷农药的次数也大大减少。今年,他在刘水海劝说下,在50多亩荔枝园中试验了1亩套袋荔枝。“看上去很放心,相信今年会卖个好价钱,明年再大规模推广。”
“珠三角客商人还没到果园,手机看到我的套袋荔枝,就提前转了10万元货款过来了。”刘水海打开手机微信,向记者展示聊天记录。他眉头一松,笑逐颜开,正迎来一个全新的荔枝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