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龙汉今年103岁,出生于吴川市覃巴镇龙田村委会蔡屋村一个贫穷家庭,小时父母先后离世,跟着哥嫂生活。少年在家放牛,他与哥嫂和侄儿共4人,主要靠哥哥劳动维持生活,每年辛勤劳作还是解决不了温饱。14岁开始,因生活困难被迫给地主家做长工。
蔡龙汉(左)与夫人述说往事。
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1年,蔡龙汉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年跟着大部队跨过鸭绿江赴抗美援朝战场。
回忆起抗美援朝战争,蔡龙汉说印象最深的是上甘岭战役,战况惨烈,而他也在这场战役中受了伤。“受伤后,我就脱了衣服撕烂,绑着大腿止血,继续战斗。我就不怕死,战场上只能是有进无退的。”老人回忆起战争的残酷,倍感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蔡龙汉随部队回国并复员,被安排到吴川粮食局管理粮仓,他兢兢业业,尽责尽力。后来,他主动要求回家务农。回到老家后,他被任命为龙田大队民兵营长和蔡屋村生产队长,承担大队民兵营的军事训练,培养了大批优秀民兵。每次防台风和抗灾抢险,他都带着民兵冲锋在前。
“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数十年来,老兵蔡龙汉坚持用自己亲身经历,教育村中年轻人要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到国家和家乡建设中。近年来,龙田村党支部广泛开展弘扬蔡龙汉等老兵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精神等活动。2020年,蔡屋村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开,该村累计捐资120多万元,重修了古井广场,建设了村民小组办公楼、生态公园,基本完成了村内道路硬底化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年轻人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蔡龙汉成了当地革命老兵宣讲团中的一员,经常为村里的年轻党员、群众宣讲革命历史。
在革命老兵宣讲团的熏陶下,蔡屋村逐渐形成了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的良好氛围。
乐观积极 邻里和谐
“这座楼房是前几年退役军人事务局帮父亲建起来的。”蔡龙汉的大儿子蔡桂超说。
“其实,这是政府第二次帮助我们建房了。”蔡龙汉的老伴彭月莲今年92岁,她告诉记者,丈夫复员后,政府已为他们建过一次房,后来房子变得残旧,政府又为他们再次建房。
彭月莲老人笑着介绍,丈夫复员时,她是龙田大队的妇女干部,她按照上级指示带领群众兴高采烈去迎接英雄回家。这是她第一次认识丈夫,之后开会又见过几次,加上熟人的撮合,他们后来结婚了。
蔡龙汉保持着军人乐观、积极、顽强的作风。村干部蔡景辉对记者说:“我自小便跟着龙汉公玩,他不管是大人或小孩子,都玩成一片,没有跟谁红过脸,争吵过,我们都叫他‘老顽童’,村民对他评价非常高。”
据了解,目前蔡龙汉四代同堂,受蔡龙汉老人影响,后人在平凡岗位中诚信守法,自食其力。
我们一行离开时,精神矍铄,身姿挺拔的蔡龙汉执意相送,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