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公益”让湛江更文明。据7月17日《南方日报》报道,漫步湛江,文明已融入城市的日常点滴。这座城市正以“微公益”“随手公益”为笔触,在寻常生活中勾勒出温暖的文明画卷。市民将文明内化为行动自觉,悄然构筑起城市文明的坚实基石。
“微公益”往往是举手之劳的文明。例如,作为“微公益”的常见形式,“随手公益”让文明变得触手可及。你且看:赤坎老街的茶摊主人,为环卫工人递上一杯杯免费凉茶;湛江经开区的年轻白领,利用午休间隙扶正散乱的共享单车;肥娟小吃店主主动将品牌方赠与的物品捐给了福利院;岭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定期走进养老院,为老人修剪指甲、朗读新闻;南极村渔民返航时,不忘将打捞的海洋垃圾带回分类处理……蔚然成风的“随手公益”,已经成了湛江一道美丽的风景。
“微公益”不“微”。“微公益”虽没惊天动地,却传递着善意和温情。值得一提的是,数字时代又赋予湛江“微公益”新姿态,延伸了“微公益”的深度,让我们的行善之路越走越宽广。实践证明,文明城市往往需要无数普通人通过践行“微公益”来共同构筑。可喜的是,由于公众的广泛参与,融入城市日常点滴的湛江“微公益”如星火般点亮文明天空,在凝聚起磅礴力量助推文明创建。“微公益”的“燎原”之势启发我们:人人做好“微公益”主角,“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才会持久。
做好“微公益”的主角,我们要强化“献出一点爱”的文明自觉。在《爱的奉献》这首歌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话脍炙人口,引发共鸣。由此及彼,“献出一点爱”也应该是我们做好“微公益”主角的出发点。诚如消息提到的那样——在湛江取景的电影《钓王》中,无薪酬的群众演员们坦言:“片酬不重要,让世界看见湛江的碧海蓝天更有价值。”言为心声。他们简洁有力的话,说出了当“群众演员”的初心,也生动诠释“微公益”特别意义:“微公益”无价,是为身边美好的事物“献出一点爱”。期待更多人能握紧“微公益”的接力棒,跑出文明的“加速度”,为社会和他人多献出一点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