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台风“韦帕”,吴川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向“险”而行,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全面投入防台防汛攻坚战,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19日,吴川市委组织部发出《关于在防御台风“韦帕”工作中启动平急转换机制充分发挥“两个作用”的倡议书》,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决扛起防汛救灾抢险政治责任。吴川市四套班子成员和法检“两长”带头下沉挂钩镇(街道),落实“三个联系”责任制度,指导开展隐患排查、人员转移和物资调配工作。吴川市三防指挥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全市31支抢险队伍907名救援人员,2206名三防责任人均在岗在位。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请缨,坚守岗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投身防风防汛工作,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所有渔船必须百分百回港,人员百分百上岸!”7月19日凌晨2时前,吴川市1761艘渔船已全部回港避风,渔民全部上岸避险,党员突击队反复加固缆绳,落实防风安全措施。沿海七镇(街道)党员干部加密巡查落实防风安全措施,对涉海钓、潜水等休闲船艇和乡镇自用船艇等实施安全管控。同步做好群众转移工作,逐户敲开危房住户的门。“阿婆,这老房子顶不住台风!跟我来”。风雨未至,安全网已严密织就。截至7月21日9时,吴川市安全转移群众2343人(其中户外施工人员1837人、其他506人)。
迎战台风“韦帕”,他们是“巡查员”,织密安全防护网。该市党员骨干带头,对辖区内水库、河道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涝区、老旧房屋、在建工地等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不间断巡查。加强检查积美拦河闸坝、塘尾分洪闸重建工程和高灌项目的启闭功能,确保安全。塘尾街道快速组织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各类力量150余人开展拉网式排查,转移安置人员共4户5人,街道19艘渔船全部回港避风。塘㙍镇党员干部排查农村自建房隐患,要求330处建筑工地和在建农村自建房暂停施工。博铺街道动员组建“党员+网格员”巡查小队进村入户确保信息告知到位,利用应急广播、微信群、短信平台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做好台风预警工作。
他们是“守护者”,撑起群众“安全伞”。提前转移避险,一个都不能少!塘㙍镇党员干部200余人进村入户,深入开展“敲门行动”,做到“预警敲门”确保信息告知到位,做到“转移敲门”确保人员转移到位,成功转移安置群众18户25人,确保应转尽转、妥善安置。海滨街道党员干部帮助群众清理阳台杂物、加固门窗,累计排查整改隐患点10处。
他们是“突击队”,筑牢应急抢险线。险情发生时,党员突击队总是冲在最前面。7月20日,吴川消防救援大队派出三支队伍前置到博铺沿江社区、梅菉永红社区和吴阳镇驻守。吴川市应急管理局联合武警吴川中队、吴川海警站、佛山顺德区蓝天救援队、湛江蓝天救援队、高凉森林救援队等派员驻守吴川市4处重要路段,备齐油锯、推土机、挖掘机等抢险物资,确保发生险情第一时间处置,畅通生命通道。突击队累计排查市区广告牌387块,加固、清理及拆除28块,加固道路中央隔离栏杆4处,修剪主干道路两旁树木110棵,加固绿化支撑500余个。
截至目前,吴川市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到位,未发生重大险情灾情。该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持续绷紧防汛之弦,密切关注台风动态,以“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实战状态,做好风后路面清障、灾情核查等工作,防止因台风引发的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