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突然爆炸!这个常见保鲜品暗藏危险

2025-08-16 21:51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综合三湘都市报、天津疾控
冰镇冷饮冰淇淋
为冷链食物保鲜
……
干冰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
但很多人不知道
干冰若储存、使用不当
便会“暗藏杀机”


把干冰当玩具摇
14岁少年手指被炸得深可见骨


前不久,湖南一名14岁的少年维维(化名),在爸爸网购冰淇淋的箱子里发现了用于冷藏的干冰,便拿走当成玩具玩,捏在手里反复摇晃。


突然,密封袋里的干冰发生爆炸,维维的右手瞬间鲜血直流,拇指虎口处被撕开一道约10厘米的伤口,深可见骨,肌肉组织断裂外露,还伴随着拇指骨折、关节脱位,整个拇指完全失去知觉。


图片


见状,家人赶紧带他到当地医院包扎,随后紧急转往湖南省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经治疗,维维的拇指保住了,但后续还需长期康复训练,才能慢慢恢复手部精细动作功能。


维维懊悔不已:“早知道干冰这么危险,我绝对不会去玩。”


图片


干冰不是“冰”
爆炸威力堪比鞭炮


干冰,又名固态二氧化碳,通常为无毒无味的白色固体,形状不一。干冰在常温常压下,可以直接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升华时体积膨胀约800-1000倍,加入热水后会急剧加速升华产生大量烟气。


湖南省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陈建民介绍,如果将干冰装在密封袋里摇晃,随着气体不断增多,袋子承受不住压力就会爆炸,爆炸产生的威力是普通鞭炮的数倍,瞬间的杀伤力不容小觑。


干冰使用不当
可能造成致命危险
爆炸


在密闭容器中使用干冰:干冰在常温下易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密闭容器内压力升高,超过容器承受极限后产生爆炸。


图片
图源:广东消防


在冰箱内放置干冰:干冰的升华温度约为-78.5℃,而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在-4℃至-24℃之间,因此干冰放入冰箱后,会持续升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致使冰箱内部压力过大,发生爆炸。


图片
图源:广东消防


窒息


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导致人呼吸困难,如果在较封闭的空间内,短时间就可引发窒息,危及生命。


司机开车险窒息

元凶竟是后备的冷饮!


2024年夏,一男子在驾驶车辆时突感身体不适,几近昏迷。上海闵行公安分局碧江路派出所接到其妻子的异地报警,将男子送医急救。


原来,该男子车辆后备中装了一箱冷饮,用干冰冷藏,因干冰发生升华,他在密闭车厢里吸入了过量二氧化碳,导致身体不适。


图片

车辆后备里装了一箱冷饮。图源:闵行公安



干冰是温度在-78.5℃以下的固态二氧化碳,直接接触皮肤会瞬间带走热量,非常容易造成冻伤,甚至导致皮肤坏死,重则伤及肌肉、骨骼。


收到冷链包裹
如何安全处理干冰?


别让孩子触碰


家长要把干冰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防止儿童因为其“烟雾缭绕”而好奇把玩,明确告诉孩子干冰不是玩具。


拒绝密闭空间


  • 切勿将干冰存放在矿泉水瓶等密闭容器中,或保存在冰箱里;干冰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 不要在汽车等密闭空间内存放使用干冰。


接触必戴防护


不要直接接触干冰,为避免冻伤,可使用防冻手套或夹子拿取干冰。


受伤立即就医


1. 当人体皮肤接触干冰后出现冻伤,应对周围皮肤热敷并使用冻疮膏进行处理,若冻伤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


2. 一旦被干冰炸伤,应马上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若干冰爆炸导致塑料、玻璃等包装碎片刺入身体,应使其保持原位并立即就医,盲目拔出可能加重损伤。


图片


提醒:
收到干冰应通风放置妥善处理
密封存放或爆炸
徒手接触易冻伤
若不慎被干冰炸伤冻伤
请立即就医


编辑:梁海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2025南国书香节湛江分会场暨湛江书展开幕
  • 汇聚爱心力量 点亮儿童梦想
  • 感受藤编魅力
  • 全国生态日探秘“绿动力”  沉浸式体验湛江生态保护一线
  • 一起拥抱湛蓝的“AI”
  • 广湛高铁湛江北站项目25亿元授信融资落地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