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夜市是实打实“吃”出来的!

2025-08-25 08:2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龙飞腾

近日,中国国家地理公众号发布文章推荐“中国最好吃的夜市”,湛江夜市凭借鲜美海味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获中国国家地理推荐。(8月24日《湛江日报》)

获推荐“中国最好吃的夜市”,湛江夜市又一次走到了聚光灯下。这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打实“吃”出来的。在全国夜市美食地图里,湛江夜市又是怎样的存在呢?

在推荐表单中,沈阳夜市主打鸡架、烤肉等东北特色美食,以量大实惠著称;西安夜市是碳水爱好者的天堂,孜然炒细面、手擀臊子面等面食在夜市中翻滚出浓郁香气,羊肉泡馍吃法讲究;南宁夜市散发着浓郁的亚热带风情,酸嘢摊上水果搭配特色调料,热辣又清新;开封夜市历史底蕴深厚,从北宋延续至今,灌汤包、鲤鱼焙面等美食传承千年古都风味……而湛江夜宵,在“鲜”之一字上独领风骚。

湛江夜市的第一重“鲜”,是老天爷赏饭的海产新鲜。三面环海的地理禀赋,让这里的夜市摊主拥有“近水楼台”的底气:北潭蚝、官渡蚝从近海养殖场直送摊位,活虾、花蟹带着刚离水的湿滑上桌,甚至能看见摊主当场开蚝。当其他城市夜市还在比拼调料风味时,湛江夜市却用一招“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展现最地道的“鲜”——炭火上滋滋有声的生蚝,只需蒜蓉提香便鲜甜迸发;白粥作底的“海鲜桑拿”,青蟹、鲍鱼、海螺简单蒸熟,保留海水原味,鲜香直抵味蕾。这种“把大海煮进夜宵”的新鲜度,是内陆城市难以复制的先天优势,也让湛江夜市牢牢占据“海鲜夜宵顶流”的位置。

更动人的是第二重“鲜”——市井烟火的鲜活。“一湾两岸”是湛江这座城市的独特所在。沿着海岸线如“雨后春笋”的夜宵摊档,没有精致店面的束缚,塑料桌椅即可铺开,海风裹着炭火香与欢笑声飘远。摊主挥舞铁铲翻动蟹钳虾仔的身影、食客们边嗦钉螺边畅谈的热闹、孩童手捧海鲜粥送炒粉的笑声,构成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这份鲜活不同于开封夜市的古都厚重,也异于西双版纳夜市的异域风情,它是滨海城市独有的松弛感:不必讲究摆盘,不必拘谨礼仪,一啖生蚝配一口冰啤,便能在海风与灯火中卸下疲惫。这种“人与食物、人与城市”的鲜活互动,让湛江夜市超越了“吃得饱”的满足,成为本地人安放生活、外地人触摸城市温度的窗口。

守住“双鲜”优势,更要让“鲜”味升级,才能在夜市竞争中持续领跑。湛江计划按照“现代滨海—法式风情—历史肌理—田园风光”的圈层设计,加快推动中心城区风貌实现大提升。夜市,显然在“圈”内,而且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将海洋经济与夜间经济深度融合,把夜市的“鲜”嵌入城市风貌肌理,让“吃海鲜”突破味觉体验的“次元壁”,变成与滨海景观、人文底蕴共生的沉浸式享受,值得好好思考。比如打造“渔港夜市集群”,一边是渔船归港的灯火点点,一边是夜宵摊档的滋滋香气,游客既能亲眼看见海获从渔网到餐桌的全过程,又能在海风里品味最新鲜的海味;统一设计带有湛江滨海特色的摊车,如船型车身、贝壳装饰,提升地域辨识度;划定专门的“海鲜加工区”,避免油烟乱飘影响环境;借鉴奥体夜市的管理经验,规范摊位卫生与秩序;延长夜间公交接驳线路,让游客吃完夜市不用为返程发愁……从“凭鲜出圈”到“以鲜立城”,可以肯定地说,湛江夜市的潜力远不止于“好吃”。

“海上新湛江”,夜市当为“鲜”招牌。当海洋经济的“鲜”、城市风貌的“美”、市井生活的“暖”拧成一股绳,湛江夜市就能从“网红打卡地”变成“长红目的地”,让每一位食客记住的不只是一口烧蚝的鲜甜,更有这座滨海城市独有的、鲜活的生活滋味。

编辑:唐嘉心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广州博览会湛江展团精彩亮相:科技赋能、文旅走红、农品热销,广湛协作结硕果
  • 风车醒狮绘就生态旅游新景
  • 台风“剑鱼”来袭 船只回港避风
  • 记者直击湛江队赛前训练:小将全力拼搏,捍卫主场荣光
  • 青少年街舞大赛激情上演
  • 我市为抗战老战士发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