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商务局正式印发《湛江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据湛江日报)
餐饮美食火出圈、文旅体验受热捧、消费数据节节高……近期湛江服务消费市场的亮眼表现,恰是《措施》精准发力的生动体现。这份覆盖多领域的政策文件,紧扣湛江实际、直击消费痛点的“破局之策”,其背后的“三招”逻辑,正是服务消费持续升温的关键所在。
第一招:锚定本土优势,让“湛江特色”成消费亮点。服务消费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在千篇一律的模仿,而在对本土资源的深度挖掘。《措施》的高明之处,在于把湛江的“先天优势”转化为消费“独特卖点”:餐饮领域不只是推新品,更借“非遗+美食”讲好湛江菜故事,让沙虫粥、白切鸡从餐桌美味变成文化符号;文旅消费不只是办活动,更紧扣“鲜美湛江”定位,把“看海、亲海、乐海”的半岛风情,转化为海岛度假、水上运动等特色体验;就连家政、养老等民生服务,也立足湛江老龄化实际与家庭需求,推出适配本土生活习惯的服务套餐。这种“不脱离本土、不盲目跟风”的思路,让服务消费有了“湛江辨识度”,也让市民与游客愿意为“特色”买单。
第二招:紧扣市场需求,用“精准供给”破消费堵点。有特色没市场,服务消费难成气候。《措施》的务实之处,在于以市场思维打通“供给”与“需求”的断点。面对市民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它在基础消费领域发力——提升住宿服务水平,解决游客“住得舒心”问题;扩大养老托育供给,缓解家庭“照护焦虑”;针对消费升级趋势,它在改善型消费上突破——暑期文旅惠民活动、体育旅游新空间,精准对接“假日经济”“健康消费”需求;就连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的推进,也紧扣当下“线上便捷化”“生活低碳化”的消费潮流。这种“需求在哪,政策就跟到哪”的精准施策,让服务供给不再“自说自话”,真正实现了“百姓需要什么,市场就提供什么”。
第三招:创新场景载体,靠“多元融合”拓消费空间。服务消费的活力,藏在丰富的消费场景里。《措施》的创新之处,在于打破单一消费边界,打造“融合型”消费新场景。它推动“餐饮+文旅”融合,让游客在品尝湛江美食时,也能体验非遗制作;推动“体育+旅游”联动,让海岸线变成水上运动与休闲度假的结合体;更借助“数字+消费”赋能,通过直播带货带火“湛品”,让线上消费成为服务市场的新增长点。这些场景创新,不仅延长了消费链条,更让服务消费从“单一体验”变成“多元享受”,提升了消费吸引力。
从4.1%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到《措施》的落地推进,湛江服务消费的每一步突破,都印证着“立足本土、瞄准市场、创新场景”的正确性。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湛江必将激活更多服务消费新动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活力,让“鲜美湛江”不仅是闪亮的文旅名片,更成为服务消费的示范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