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节目视频截图。
9月5日,央视金牌栏目“国家记忆”系列纪录片《华南抗日烽火》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第5集——《誉满中华》。其中,也介绍了在雷州半岛成立的南路人民抗日游击队(后改称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亦称南路纵队),在抗战中作出的贡献。
据悉,“国家记忆”是以记录讲述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飞跃史、改革开放进程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内容的纪录片栏目,引导社会大众和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浩然正气。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国家记忆”栏目精心制作了系列纪录片《华南抗日烽火》,全景式生动呈现华南抗战的壮阔史诗。该片分为《南粤怒吼》《拨云睹日》《扎根敌后》《香港大营救》《誉满中华》5集,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广东抗日救亡运动拉开帷幕,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华南抗日纵队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创建抗日根据地和民主政权,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并最终为抗战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光辉历程,彰显了华南儿女在抗战中的重要贡献,大力弘扬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其中,在9月5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的第5集《誉满中华》里,伴随着湛江红色革命遗址的镜头,央视主持人介绍道:“在雷州半岛,1945年1月成立了南路人民抗日游击队,后改称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亦称南路纵队。”
广东人民抗日武装共7个纵队、2.8万余人,统称为华南抗日纵队,在中共中央和南方局的领导下,共建立了8.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余万的根据地和游击区。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曾庆榴介绍,当时广东境内,包括海南岛,一共7支敌后抗日武装。这都是在日军侵犯华南之后,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在人民群众和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的支持之下,在战斗中发展壮大的部队。
1945年4月,朱德在党的七大上做的《论解放区战场》军事报告中,将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华南抗日纵队自成立起,在广东70多个县内浴血奋战,先后抗击和牵制日伪军15万多人,对日伪作战3000余次,歼敌两万余人,挫败了日本企图把华南变成入侵南太平洋的后方基地的图谋。不仅从战略上配合了全国其他地区的抗日战争,而且配合和支持了太平洋战场上的盟军作战,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