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银发师表

2025-09-10 16:04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蔡延鹏

六年级开学那天,我们这群被贴上“问题班”标签的学生,正在班级走廊里玩闹,却看见校长领着个头发泛着银辉的老人走过来。“这是何老师,退休6年了,特意回来当你们班主任。”校长话音刚落,我们心里都犯了嘀咕——退休返聘的老师管得住我们这班猴儿?

初见何老师,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衬衫,袖口挽到小臂,手腕上戴着块旧机械表。他没有像之前的老师那样,一进门就拿出校规逐条强调,只是走到黑板前,用粉笔轻轻敲了敲“语文”两个字,问:“你们觉得,语文是用来干嘛的?”有人喊“做题”,有人说“考试”。他听了没反驳,反而从口袋里掏出一本连环画版的《西游记》,翻开念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片段。他的声音不高,却像有魔力,连最调皮的男生都坐直了身子,眼里没了往日的散漫。

那时候,别的班早已被题海淹没,早读课全是背公式的声音,我们班却常常飘出笑声。何老师从不逼我们抄课文、刷习题,反而总带些“稀奇玩意儿”来教室——有时是从校门口老榕树上摘的气根,让我们写下软乎乎的根须挠着掌心的感觉;有时是一张泛黄的旧照片,讲他年轻时在一个海岛上教书,学生们踩着浪花上学的故事。有次讲课文《海滨小城》,他忽然问:“你们谁见过夕阳把红树林染成金红色、白鹭从水面掠过的样子?”见我们摇头,他就立马决定,结合秋游,领着我们去城郊的红树林湿地。那天傍晚的风裹着咸湿的海味,夕阳把成片的红树林镀上暖金,白鹭扑棱着翅膀掠过水面,他站在木栈道上,银发被霞光映得更亮:“这就是文字里的画面,得亲眼见了,写出来才不空洞。”

班里的小伟,以前总把作文写成“流水账”,何老师没批评他,反而每天课后留他10分钟,教他写“小纸条”——今天看见招潮蟹在滩涂上横着跑,就写“小螃蟹举着大钳子,像在跟我打招呼”;明天听见校门口卖煎饼的阿姨吆喝,就记“那香味跟着风跑,勾得人肚子直叫”。有次小伟写了篇《爷爷的渔排》,里面写道:“爷爷总在清晨划着小渔船,从渔排上带回最新鲜的活鱼,煲汤给我喝……”何老师念作文时声音有些发哑,念完后对我们说:“好文章不用华丽的词,只要写心里最真的东西。”后来小伟的作文登在了报纸上,他开心地跑到班主任办公室向何老师报喜。

临近小考,别的班都在加课,何老师却照常给我们讲课外书。有家长来到学校,反映他“不务正业”,他只是笑着解释:“孩子心里有了喜欢,才会主动学。”那天下午,他在班里说:“我知道你们怕考试,但你们更要知道,读书不是为了考重点中学,是为了以后看见红树林,能想起今天的夕阳。”他说这话时,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他的银发上,像撒了层碎光。

考试成绩出来那天,全校都轰动了——我们班20多个人考上了重点中学,是全县最多的。我们拿着成绩单跑到何老师家,他正在阳台浇花,听见消息,他手里的浇水壶顿了一下,然后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孩子。”他的银发在阳光下闪烁着,我们忽然发现,那些曾经觉得难熬的日子,都成了最暖的回忆。

后来我们去了不同的中学,再后来又去了不同的城市,却总有人会提起何老师——提起他讲的故事,提起他带我们看的红树林,提起他银发上的霞光。我们渐渐明白,所谓“师表”,从来不是严厉的管教,也不是堆积的习题,而是像何老师那样,用一颗真心,点亮我们对世界的喜欢,让我们在往后的日子里,不管走多远,都记得曾经有位银发老师,教会我们怎样去热爱、去感受、去成长。

如今再想起六年级的那个秋天,校门口老榕树的气根还在垂落,何老师的声音还在耳边——他说,语文是用来看见美好的,而老师,是用来照亮希望的。这便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银发师表。


编辑:唐嘉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2025-2026越冬季首批勺嘴鹬飞抵雷州半岛
  • 聚焦“00后”乡镇教师 倾听教书育人故事
  • 麻章体育小镇乘风起  引领全民健身新风尚
  • 湛江科技学院迎新  一份特殊的生日蛋糕送给生日新生
  • 改善城市市容市貌,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 湛江市老干部大学(湛江市改制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