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郭怀宽第一本诗集《雨有时横着走》出版后,我细读了,其诗意的丰富与诗心的细腻给人印象深刻。郭怀宽的诗歌向阳生长,充满暖意,温暖是其诗歌一贯的主色调,她以“静待花开”的乐观心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境,我形容她是一位逐光而行的诗人。
时隔三载,郭怀宽的另一本诗集《风从门前走过》已跟中国书籍出版社谈妥,如果把《雨有时横着走》看作是她诗歌上集,这本诗集则是一种诗意的延续,是一部续集。
纵观这本130余篇的诗歌,可以窥见其诗歌写作素养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本诗集许多篇章作品比早期更简洁,更纯熟,意蕴也更深长,我把郭怀宽这本诗集的意义归结为是她涉足诗坛跻身真正诗人行列的一个成熟标志。
循其诗意一探究竟,郭怀宽以虚写实,以“风”为总集和归宿构筑出她别具一格的诗歌领地。诗集分为四辑,逻辑性有着内在深切的联系。从“风从哪里来”“风疲惫时停靠一下树”“风在四季演绎”“风吹拂满眼山河”,每一个篇章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诗意层层深入,绽放出柔和的光色,别有一份惬意和宁静。
风来于自然。关于风的吟咏古来有之,汉太祖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风是一种气魄,也是一种宽度。郭怀宽以风为背景铺叙诗意,扩展了诗歌的写作边界。《唱诗的蟋蟀》意境开阔,从梦里到梦外,从柴米油盐的现实到充盈诗意的理想,从自然音声到物理学层层剖析,她的诗歌从现实生活过渡到诗化生活。她写到:“每一句,都是我的原子/与你与日子/与草木人间量子纠缠”,更显张力,也写得深刻。
在诗歌写作上,作者更多是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她并非如当下诗歌写作者一窝蜂一般效仿西方诗潮,郭怀宽没有舍内求外或一味追赶时髦,在诗歌写作上,她有自己的路径。实质上,源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传承,我国诗歌的历史更为漫长,《诗经》起源于西周初期,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这部经典最早的诗篇已有着三千年的历史,且一直为后世传颂不休。郭怀宽汲取诸多古典文学美的元素,如《风从芦苇荡过》:“风过处,苍茫的蒹葭/未必总在水一方。”并非篡改古典的原意,她从诗歌的古典中参详,潜移默化并融会贯通,不时闪烁出古典诗意美的元素。
郭怀宽对春天的吟咏,那抹春色,充满着写意,她热情、奔放,对大自然心驰神往,她的诗歌不仅描绘出对自然景物的观感,也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她的诗风也粘带有个人洒脱、自由的格调。在《我和春风一起走》:“和春风花月/任我的诗情万朵随意飞扬/如蒲公英飞得比山还高”,即体现这种飘逸的写意。她说,要把灿烂装进怀里,把希望能够和快乐播种。又如《虚构》,郭怀宽以丰富的想象力虚构返回到天地初开探索万物的起源,她心无所羁,以意念贯穿诗意,多少显示出诗人崇尚浪漫与自由主义意识,这些虚构也更加充盈了她的诗生活。《幻象》写两个月亮的动态,虚与实结合,呈现事物的两面性,“一个在云中穿行,另一个在水中荡漾。”诗人幻想在天上自由无碍的穿行,其追求自由的心性由此可见。郭怀宽在许多诗篇中表现出了这种理想化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无限遐想,从某种意义上讲,富有古典美,她的诗歌同时兼具浪漫主义抒情的色彩。
《风从门前走过》是一首忆旧的诗作。作者以风为主线,通过门口的老槐树隔着远久的时光,呈现出昔日鸟雀和牛羊、大黄狗衬托出乡村欢欣的画面感,撷取风吹落叶的镜头,从霜降的冬天到春天,从父母絮叨到风尘仆仆中走来的我,构筑出家园的温馨。人到了一定的年纪,眼前浮现出旧岁月的情景并会在梦里千百回返回到生命的源头。我想,郭怀宽以此为书名,通过树木、家禽、田埂的记忆返回生命的源头,也许自有其一番深意。
在《风疲惫时可靠一下树》的篇章里,诗人以“风”喻人,以老树比喻年迈的父亲,记录着父亲桑榆暮景的时光,以缜密的诗句复原父母知识分子的高大形象以及生活的点点滴滴,诉诸亲情的温暖和无价。郭怀宽的诗歌亦涵盖了细腻情感的倾诉。在《桃花诺》里,她期许桃花年年岁岁盛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抒发出其内在的情愫。她的诗歌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雪夜:山川、村庄、田野、树木出现在晴天雪后,马车路过小屋,两个人在转角相遇,蓦然回首犹似《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雪夜的一幕,诗人触景生情,冀望:“岁月可回首/星星会说话”,对岁月静好的期盼恰是其诗心的真情流露。
《风在四季演绎》是郭怀宽在不同季节中拾得的佳句,其四季诗尽显大自然的朴素与美的魅力。写春天,阳气氤氲,花满枝头,阡陌上绿意嫣然,迸发出蓬勃的朝气与生机,以诗意留住春色;夏日夏花灿烂,炽热弥漫,花开到奢华,风极尽洒脱,正好寻一方小院,沏茶消暑;秋天在诗人笔下缤纷多彩,一片天高云淡,风轻水长,多了淡然;冬日的暖阳烘托出祥和,适合读书,冥想乃至静养。郭怀宽以四季的变换,对景物的描写,勾画出不同季节的感受。她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的体验溢于诗中。郭怀宽游历四季,置身自然之境与内心感受自然,由此引发的感悟,两者之间是统一的整体。
诗集最后一辑以《风吹拂满眼山河》压轴,春天那抹绿意更浓了,风的意境拓宽到山川、河流,也跨过田野。在工作之余,寻找心灵释放的方式,《旅行》沿着唐代李白、杜甫的踪迹,在快节奏的时代与悠远古朴中寻找到一种内心的平衡,对山岭、河流的抒情,渗透出其浓烈的家园意识。
郭怀宽诗歌的语言收纳了古典文学美的意韵。优美而富有韵致,她的诗歌不乏呈现出唯美的意境,我从郭怀宽的诗中读出古典文学美的元素,读出浪漫的情愫,也读出许多源自传统的美德。如果非要苛求郭怀宽诗歌需要改善的地方,她在诗歌语境的锻造上仍有锤炼的空间,不断酿造并打磨诗意,追求诗歌文本的稳定性,或许是郭怀宽未来需要延续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