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熟悉大海的我,谈起与海有关的点点滴滴,可谓如数家珍了。可又有几人知晓,我喜欢的不是海而是山。其实,这不叫奇怪呢!老家没有山,山,是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我认识山,源于很小的时候,最初是在银幕上看到的。那时想看山,只能缠着大人买电影票去。后来上学了,就时常跑到书里去看山。再后来长大了,我到过山东,到过江西,到过安徽……打那以后,山与我的距离不再遥远。
在岭南,我最爱爬的是白云山了。每每到广州去,总少不了要做客白云山,非得走一趟不可。
白云山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为南粤名山之一。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山体宽阔,由摩星岭等30多座山峰组成,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风光旖旎,自然景色不胜枚举,系“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白云山好美,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流水潺潺,云雾缭绕……简直如诗如画!尤其爬上了山巅,那空阔,那幽美,一下子把人推向似乎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境界!
多好的白云山哟!不是么?倘若谁人还有疑问,哈哈,那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爬山是最有滋味的。然而,爬山不是轻松的事儿。就这么个“爬”字,足够让人感受到不容易和很吃力了。说真的,第一次爬山,我就产生过退却的心理。不是吗?几十年来,没有干过重体力活儿,走的大都是平坦路,不害怕爬山才怪呢!没有那种吃苦耐劳的坚韧毅力,没有那种顽强拼搏的向上精神,终将无法征服耸立于眼前的白云山的。
我年逾花甲,虽还未花烛残年,却总觉得爬山很吃力。而那些走在我前面的,不乏许多比我年岁更大的老年人,或者才三两岁的幼儿。看到这情景,我还会怎么想?在他们面前,我还敢说“吃力”二字吗?每每在爬山觉得吃力的时候,那些年长者和年幼者,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此时,此刻,我仿佛清晰地望见,他们一步又一步向上攀爬的身影。
爬白云山的,大都是为看风景而来的;而我“醉翁之意不在酒”,爬山无疑是为了“减压”,即消除积压在心头许久的抑郁,让山顶开阔的空间使心情怡悦。当然,其中也少不了要增强体质和锻炼自己的意志。
在白云山上,让我颇有感触的,莫过于峡谷深处的树木了。每当我开始爬山或下山之后,看到峡谷深处的一棵棵大树,不禁肃然起敬。那些树木,高大而笔直,它们不屈服于崇山峻岭,在条件欠佳的环境里顽强生长,没有丝毫的怨言,且表现出非常的乐观,好像非比白云山高出一截不可!它们不畏艰难,始终向上,精神可嘉,值得每一位登山者伸出大拇指啧啧称赞。我不止一次地凝望着,也不止一次地赞赏着……但愿有一天,那些树木真的能长得比白云山还要高!
树木非人,却这样,抱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显露出一样坚韧不拔的正能量;我们有血有肉,有灵性有思想,难道要比树木缺少一样东西不成?相信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都会是铿锵有力的。
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一次,一位外埠少妇抱着刚满月婴儿踏青的一幕:我独自一人爬山就觉得好辛苦了,那位少妇抱着刚满月的婴儿,从山下沿着陡峭的山路往上爬,其中的艰难与甘苦可想而知。她走了一段山路,也许是有点累了,慢慢地蹲了下来,坐在一块不太大的石板阶梯上。我瞧一瞧她,说,大姐,你辛苦了,可以帮你抱抱孩子吗?她抬起头,笑了笑,说,谢了!我还可以,没事的。就在这时候,她站了起来,又继续往上攀。可不知为什么,她突然停住脚步。经彼此短暂的交流之后,才解开我心头的疑惑。原来,不久前她不慎扭伤了腿,正处于康复期,医生告诉她,只有运动才能加速恢复原状。她还说,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完全可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战胜自我,依赖永远是前行的阻碍。那位看似弱不禁风的女人,竟能有如此意想不到的坚强。她,就像扎根于我眼前的那棵大树呢。
回眸山上留下的足迹,凝望山上曾经的身影,其间所历经的一切,赐予我美好的太多了。我会好好珍藏视野里的方方面面和点点滴滴,哪怕是一人一物,抑或是一草一木。
真没想到,爬山,竟成了我人生一道最靓丽的风景。这人世间,无疑有许多美丽的遇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