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2025年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名单出炉

徐闻成粤东西北唯一上榜者

2025-09-21 21:21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文/记者简陈明 卓朝兴 实习生李婧 图/记者简陈明

9月21日,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与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整版刊登“2025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其中,徐闻入选“2025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名单,位列全国第95位,为粤东西北地区唯一上榜县市。

近年来,徐闻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精准推进“3+3+3”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稳固现代农业、商贸物流、文旅康养三大传统特色产业根基的同时,重点培育振兴绿色能源、绿色材料、绿色食品三大绿色主导产业,并前瞻性谋划布局临港工业、低空经济、智能制造三大未来重点产业,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起具有徐闻特色的现代化产业生态。

徐闻县曲界镇田洋村的水杉绿道。

绿色是徐闻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而科学的产业布局则是其绿色发展的核心支撑。在三大绿色主导产业中,绿色能源领域的发展尤为亮眼,已成为徐闻绿色发展的“排头兵”。依托得天独厚的风能、光能资源,徐闻正加速构建风电、光伏、储能、生物质能协同发展的全维度新能源体系,风电装机容量达537万千瓦,持续领跑湛江市。截至2024年,全县风电装机容量已达244.2万千瓦,其中国家电投300兆瓦海上风电增容项目并网运行后,每年可输送9.52亿千瓦时清洁电力,创造超118万元经济效益。目前,东二、东三海上风电项目正全速推进,其中东二项目创新采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模式,将新能源开发与现代渔业有机结合,开创了深远海综合开发利用的新范式。

陆域能源开发同样精彩纷呈,“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创新模式让光伏板成为乡村振兴的“阳光银行”。在闻名遐迩的“菠萝的海”,广东能源友好农场的“农光互补”示范区内,光伏板下南药飘香、良姜茁壮,实现“一地双收”的工农双赢格局;在新寮镇,400MWp“渔光互补”项目加快布局,未来将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立体收益模式。今年3月,徐闻在海口签约的27个重点项目中,6个新能源项目尤为引人注目,标志着其新能源发展已从单一发电向全产业链布局跨越,从近海开发向深远海探索迈进,向着国家级绿色能源高地阔步前行。

人们在徐闻“菠萝的海”的彩虹绿道上跑步运动。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徐闻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徐闻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缓坡地貌与砖红壤土质孕育出菠萝、良姜、香蕉等丰富的绿色农产品。通过持续提升种植、管理、加工技术水平,这些特色农产品已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绿色食品,广受市场青睐。当前,徐闻正全力打造菠萝、良姜、生蚝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作为“中国良姜之乡”,其良姜种植面积达6万余亩,年产量占全国90%;徐闻菠萝则依托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实现种植端与加工端双重升级,不仅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愚公楼牌”菠萝更荣膺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去年徐闻再获“中国生态菠萝之乡”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认证,品牌地位持续巩固。

地标“金名片”更带动产业“满地金”。2024年,愚公楼菠萝入选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实施名单。日前,徐闻县专门召开创建及项目建设会,围绕“愚公楼牌菠萝”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目标,全面推进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为绿色食品产业注入新动能。绿色材料产业的创新实践同样值得关注。徐闻成功将废弃菠萝叶转化为衬衣、袜子等纺织品,相关技术已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拓展了绿色产业的边界。

编辑:倪婉婧
值班主任:莫松萌
值班编委:郑时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赵立坚微博晒湛江鹭洲大桥 白鹭与风电共舞,网友直呼“想出发”
  •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建设文明健康湛江
  • 湛江湾畔热潮涌!三大文旅项目勾勒滨海文旅新蓝图
  • 岭师附中麻章学校合作办学正式签约
  • 建设“法治校园”  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 “黄医生”造访湛江北站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