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是鲁迅诞辰144周年,巧合的是,9月16日,湛江科技学院弟子来采访,问题之一:现在年轻人在网上刷到鲁迅名言,会说“原来早被他说透了”,您觉得鲁迅精神里最戳当代年轻人的点是什么?
答曰:鲁迅精神里要紧的一点就是:不能用串戏的方法来哄骗。网上的“鲁迅名言”十之八九是假的或错的。谓予不信,试看点击量最大、满屏都是几条——
一、鲁迅在《华盖集》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人周围都是垃圾,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这个人是捡垃圾的,要么这个人就是个垃圾!老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一个人是小人还是君子,如果你看不清楚,那就看看他周围的人是什么样。”答:鲁迅没有写过!《华盖集》本人讲了几十年,练书法的时候全抄过,没有这段话。而且捡垃圾的人与垃圾怎么能“群”到一起?鲁迅会说如此低水平的话?
二、“贪安稳就没有自由,想要自由就得历些危险。”——鲁迅的演讲《在香港青年会讲》。答:《鲁迅全集》里没有这个题目,在香港演讲题目是两篇:《无声的中国》和《老调子已经唱完》,引用的话来自后者。而且,原话是“要自由就总要历些危险”。
三、“我的确时时解刨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刨我自己。”——鲁迅的《杂文集》。答:“解剖”都没有写对,鲁迅也没有《杂文集》。原话是:“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出处为《坟·写在<坟>后面》。
四、“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鲁迅的《世故三味》。答:文字对,标题错。鲁迅是《世故三昧》(昧着良心的“昧”),不是“味”。
五、“唯沉默是最高的轻蔑。”——鲁迅的《且介亭杂文附集·半夏小集》。答:《且介亭杂文》没有“附集”,是《且介亭杂文末编》才有“附集”。“唯沉默是最高的轻蔑”也是编的。原话是:“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看看如今的网络,不仅是“鲁迅说”,还有“杨绛说”“张爱玲说”等等,多半也是要吸引流量的自媒体的“再创作”,因为这些名字能够引发大家点击的兴趣,“流量经济”随之而来。
所以,学习鲁迅首先要回到原著本身,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语录”,以免以讹传讹,谬种流传。9月8日,国家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修改重点就是强化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对于“民族魂”鲁迅的言论任意编造与篡改,说轻了是文盲的亵渎,说重了唯利是图而罔顾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