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假期更要织密蚊媒传染病防控网

2025-10-02 13:22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林无涯

近日,市教育局向全市师生员工及家长发布倡议书,从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返校防护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10月1日《湛江日报》)

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来了,湛江也随之迎来人员流动的高峰。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链条,极易因人员跨区域流动而延长。大家尽享假期之余,也不要忘了蚊媒传染病防控。

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链条,从积水孳生蚊子开始,到蚊子叮咬感染人群结束,而人员流动会让这条链条变得更隐蔽、更复杂。不同于日常固定区域的防控,“双节”期间的源头隐患容易出现“随人流扩散”的情况:景区的景观池若清理不及时,可能成为游客聚集区的“蚊虫工厂”;车站如果存在排水死角,蚊子和病毒就有可能随南来北往的乘客去到不同城市;社区里返乡人员带回的闲置容器,稍遇降雨便可能成为蚊虫“安乐窝”。更关键的是,蚊虫孳生周期极短,白纹伊蚊仅需少量积水、数日时间就能完成繁殖,这意味着源头防控容不得丝毫拖延。

做好源头防控,一方面,要聚焦人员密集的重点场景,如车站、景区、农贸市场等,建立“定时排查+即时处置”机制——降雨后及时清理积水,日常对垃圾桶周边、绿化带凹陷处等易积水点重点巡查,用“时时放心不下”的警觉性压缩隐患空间;另一方面,要延伸防控触角至“流动的末端”,比如社区要多提醒居民尤其是返乡人员清理阳台、楼道的闲置容器;景区要在游客休息区、观景台等关键点位增加积水清理的频次,让源头阻断覆盖“人流所及、隐患潜伏”的每一个角落。唯有从源头上切断蚊虫孳生的可能,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流动场景下的传播风险。

对于市民大众而言,也要积极参与到防控中来。阳台的花盆托盘、窗台的空饮料瓶、楼道的破旧轮胎,这些易被忽视的角落,往往是病毒传播的“隐形起点”。专业防控力量能覆盖公共区域的大面积消杀,却无法进入每家每户;职能部门能发布防控指引,却无法替代每个人去清积水、灭蚊虫。可以说,如果缺少了市民的主动参与,源头防控便会存在大量“盲区”。从最简单的“翻盆倒罐清积水”,到外出时“喷花露水防叮咬”,穿浅色长袖衣裤、避开蚊虫活跃时段在阴暗处逗留,再到健康监测中的“主动报告”,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症状就及时就医,只有大家都尽一份力,我们才能形成群防群控守护家园的强大力量。

假期更要织密蚊媒传染病防控网,这不是危言耸听。唯有让源头防控贯穿流动场景的每一个环节,让市民参与织密防控网成为日常习惯,才能在人员流动的“活力”与防控工作的“定力”之间找到平衡,用无死角的防护屏障,守护“双节”的平安与欢乐。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北站假期建设“不打烊”
  • 原创音乐剧《红树林深处的灯塔》国庆假期首日精彩上演
  • 城发集团·2025年湛江市沙滩足球比赛开赛
  • 赤坎区老街婚姻登记处“双节”假期首日启用
  • 将祝福“编”进手工作品
  • 扬帆破浪,畅享激情——湛江军博园水上运动中心成滨海旅游新标杆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