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无惧风雨,湛江够“坚”!

2025-10-06 16:12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龙飞腾

10月6日,中秋,是万家围坐、共赏明月的团圆时刻。而对于湛江人而言,今年中秋,却因14级强台风“麦德姆”留下了特殊的记忆——风停雨歇的街巷里,清障的铁锹声、抢修的机器声、志愿者的招呼声交织,取代了往年的烧烤赏月欢笑声。从台风登陆当晚到中秋之夜,很多湛江人过了一个“中秋不眠夜”:他们舍下家中的月饼与亲人,顶着余风残雨,在疏导、清障、安置的一线奔忙。这场与风雨的较量,这座滨海之城用行动宣告:无惧风雨,湛江够“坚”!

“坚嘢”,在粤语里是品质过硬、值得信赖的意思,也指正品、真货。放在一座城市身上,够“坚”又该是什么模样?迎战强台风“麦德姆”的日与夜,湛江交出了答案——是危难时不退缩的“坚毅”,是灾后不松劲的“坚韧”,是全城一条心的“坚强”。这样的城市,才配得上一句:够“坚”!

凡人英雄,相识风雨中。

湛江的“坚毅”,藏在那些逆风而上的身影里。10月5日13时许,湛江市区海滨大道的红绿灯路口,轻型货车被狂风掀翻的瞬间,23岁的“00后”辅警林荣幸没有丝毫犹豫。这个第一次直面强台风的年轻人,顶着能将人吹倒的风力冲向事故车,还不忘朝汽修店挥手呼救。当热心市民递来锤子,他迎着雨点与飞溅的杂物,一下下砸向挡风玻璃——手掌被玻璃划伤也浑然不觉,只念叨着“担心他们被玻璃割伤”。最终,他与市民手挽手组成“人墙”,将3名司乘人员稳稳护到安全区。同是风雨中,这样的动人故事多不胜数,这样的凡人英雄并不鲜见。危难当前,这些身影没有“等一等”的迟疑,只有“赶紧救”的坚定。这份在险境中不退缩的勇气,正是湛江最动人的坚毅。

连夜清障,无眠风雨中。

湛江的“坚韧”,写在那些通宵达旦的坚守里。10月5日21时40分,风雨仍在持续,武警湛江支队的100名官兵已携带油锯、铁铲奔赴赤坎区的街巷。党员组成的先锋突击队冲在最前,切割倒伏的树木、清运断裂的枝干,雨水浸透了迷彩服,汗水混着泥浆往下淌,他们却只想着“快一点,再快一点”——只为让受阻的道路早日通畅。同一夜,南方电网的抢修队在徐闻县和安镇展开“灯光战”:系留无人机升空,16万流明的光照亮7000平方米的抢修现场,队员们在风雨中排查线路,彻夜未眠。中秋之夜,月亮或许有时会被云层遮蔽,但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彻夜不熄的灯光、毫不停歇的脚步、夜以继日的清障,完成了特殊的“接力”,也让“坚韧”有了模样——这是“一鼓作气”的豪迈,是哪怕疲惫也不愿停下的担当。

抗灾复产,奋战风雨中。

湛江的“坚强”,融在那些众志成城的暖意里。抗灾复产、重建家园,每个人都是站“C位”的主角:园林工人在清理路障时,志愿者主动加入,你锯树、我搬枝,分工协作好默契;徐闻县徐海大道的水浸路段,环卫工人徒手抠出堵在下水口的垃圾,路人一句“辛苦了”便胜过千言;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停运后,当地政府迅速将448名滞留群众转移到徐闻实验中学安置点,有人说“感谢你们的付出”,简单的话语里,是对这座城市的信任。这些细节里,有陌生人之间的援手,有困境中的互相体谅,更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凝聚力。这些细碎的温暖,拼出了湛江的“坚强”——不是靠钢筋水泥筑起来的硬壳,而是靠每个人伸出的援手、说出的暖话、付出的真心攒起来的底气。

中秋之夜的湛江,或许很多人没来得及抬头看一眼月亮,但那些在风雨中挺立的身影、彻夜不熄的灯光、心手相牵的温度,早已拼成了彼此心中比明月更亮的风景。这风雨中的坚毅、坚韧、坚强,不是突如其来的一时爆发,而是这座城市在长久的斩风破浪中,刻进骨子里的品格——是危难时“我先上”的勇气,是灾后“不停歇”的志气,是全城“一起扛”的豪气。往后再提起够“坚”,湛江人或许会想起2025年的这个中秋:风很大,但我们一起扛过来了;夜很长,但我们一起“点”亮了。那份在风雨中淬炼出的精神,会像中秋的月光一样,照亮这座城市未来的每一段路——无惧风雨,湛江够“坚”!

编辑:唐嘉心
值班主任:莫松萌
值班编委:钟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武警湛江支队官兵:全力以赴抗灾情 连夜清障护通途
  • 记者赴雷州调风镇“追风”
  • 湛江经开区暖心安置劝离游客
  • 记者直击徐闻现场 台风“麦德姆”登陆前后12小时
  • 风痕累累 连夜清障
  • 徐闻紧急转移安置9531人 无人机巡查 路灯“放倒”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