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呼啸,巨浪滔天,湛江这座海滨城市再次迎来与强台风的正面交锋。
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已于10月5日14时50分前后在湛江市徐闻县东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
面对来势汹汹的台风“麦德姆”,湛江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分秒必争的紧迫感,组织动员一切力量,全面落实防风救灾措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闻“风”而动、向“险”而行,带领群众在狂风暴雨中筑起一道守护湛江的“钢铁长城”。
党组织筑堡垒
平急转换一键切入临战状态
台风“麦德姆”逼近之际,湛江迅速启动“平急转换”机制。全市1.28万名三防责任人全员取消休假、全体到岗到位,17603名应急储备人员迅速集结,建立起“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指挥体系,全市上下进入临战状态。
徐闻县海安镇党委在抗击台风一线成立7个临时党支部,将全镇划分为27个防风责任区,强化“人防+技防+物防”的部门合力防御措施,无人机空中巡查、党员地面排查、视频实时监控,科技赋能让防风工作更加精准高效。海安镇通过定点值守与动态巡逻相结合,并出动无人机进行环镇探视,及时排查出重点区域滞留人员12人,快速巡查海边、低洼地带从事捕鱼、钓鱼等水上活动8人,监测边坡、河道等地质灾害隐患2处,景区累计疏导车辆40余辆、劝返游客200余人。
台风“麦德姆”裹挟狂风暴雨逼近,雷州市调风镇坎园村上空乌云密布。危急时刻,临时党支部迅速集结村中18名党员组成党员先锋队,他们化身风雨里的“逆行者”,顶风冒雨挨家排查,蹚着积水劝说低洼地带群众转移,用肩膀扛起救援物资,逐户护送老人小孩,为117名低洼地带群众撑起“安全伞”。
在解放街道,社区“两委”干部在临时党支部的统筹协调下,逐一对“一老一小一弱一困”等重点群体精准对接,深入开展“敲门行动”,耐心劝导居民转移。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起初不愿离开,社区干部耐心劝说:“我们会把您的家当都安置好,人在,希望就在!”真挚的话语打动了老人,最终配合转移。
风雨中,这样的场景不断上演——
麻章区太平镇充分发挥临时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对番薯园、鱼塭养殖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吴川市王村港镇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对渔港码头开展防御台风安全巡查,劝离海边垂钓人员8名,劝返游客280多名……
风雨中,总有一些瞬间让人动容。
坡头区南三镇值班室接到北灶上村群众紧急求助:其肾移植术后妻子突发高烧、呕吐等症状,需紧急离岛赴医院治疗。但因防台风管控,南三大桥及高速入口等交通要道已实施封控。南三镇党委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联动机制,联合现场封控指挥点、公安交警等部门,针对特殊医疗需求开辟绿色通道。在确保防台风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协调放行求助车辆,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廉江市推动组建454个临时党支部,吸纳2.6万余名党员投身防风一线;遂溪县依托“双报到”机制优势与网格化管理效能,统筹召集351个临时党组织……
从南极村到东海岛,从城区到渔村,一张严密的防风网络迅速铺开。湛江在一线组建临时党支部1985个,吸纳各级各类党员8.7万名,累计组织转移各类人员115156人,做到“应转尽转”。
党员冲锋一线
逆风挺身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我是党员,我先上!”在风雨最猛烈的地方,总能看到党员干部逆风前行的身影。
“受台风‘麦德姆’强风暴雨影响,西湖一横路水库附近7名群众车辆滞行,被困马路护栏旁,无法自主转移,面临风吹雨淋及坠物砸伤风险。”10月5日13时5分,雷州市西湖街道接到雷州市三防办紧急通报。
险情就是命令。西湖街道党工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党员干部主动请缨,由值班党员干部、派出所民警共8人组成党员救援突击队,携带应急雨衣、救生绳等物资火速赶赴现场。
现场面包车辆左轮悬空,风力逐渐变大,现场桉树被吹得变形,随时断裂,车辆已经倾斜,形势紧迫。党员救援突击队立即实施救援,一小时不到便完成全员转移,并将滞留群众安置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同步提供热水、食品、棉被等物资,协助开展医疗检查,确认所有人身体无碍。
“台风快来了,抓紧回港!”“这艘船靠得有点松,赶紧加固!”……发布台风预警后,廉江市良垌镇党员先锋队抵达渔港,向渔民喊话的同时,沿着码头逐一核对回港渔船的缆绳是否系牢、锚链是否稳固。
由良垌镇渔政中队、农办及村干部组成的联合巡查组,沿码头步道穿梭于回港渔船间,逐船开展全方位巡查,逐一核查船只锚定牢固度,叮嘱船主台风期间绝不能出海。10月4日正午之前,良垌镇辖区内131艘船全部安全回港避风。在呼啸的海风中,由党员干部用担当与温情筑起的防线,正静静守护着每一个家的安宁。
国庆中秋假期的湛江,原本车水马龙,却因台风改变了节奏。
针对受琼州海峡全线停航影响大量车辆旅客滞留徐闻的困境,徐闻县党委统筹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及交通、公安等部门,紧急抽调300名党员干部,联动两新组织、志愿者等200人,落实对过海旅客人员劝导转移、安置点服务、运力保障等工作任务,为495辆滞留货车的司机旅客提供暖心保障,共转移611人到安置点,并在临时安置点备好500份席子、500张被子、1000份餐食,全面保障滞留徐闻的外地人员基本生活需求。
在赤坎老街,中山街道党员志愿者身穿志愿者服,开着电动车穿梭在小巷中,手中的小喇叭不断地播放着防风提醒:“各位游客,强台风‘麦德姆’将到来,请大家安排好游玩时间,有序离开老街景区,谢谢!”与此同时,赤坎区沙湾街道金沙湾社区党员干部坚守海滨浴场,直到确认最后一名游客安全离开才放心。
湛江建立假期调配机制,动员全市上下迅速投入防风防汛工作,在一线成立防风防汛党员先锋队、应急队2099支,用好122支镇级、1992支村级防风应急预备队伍,发动全市2.09万名市县镇三级机关党员干部下沉防风一线,落细落实各项防抗台风措施。
党群风雨同舟
同心同德迎战防风防汛硬仗
在风雨面前,党组织与群众心手相连,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风堤坝。
“此次台风将带来大暴雨,会导致水体环境恶化,削弱对虾免疫力,还会形成‘灾后病’暴发,必须在台风来临前争分夺秒抢收。”养殖户符小立边说边将网兜里的对虾分类装筐。在徐闻县和安镇“万亩虾田”养殖基地,100多名养殖户在镇“两新”党支部指导下抢收对虾。同时,党支部还组织党员帮助加固虾场、疏通渠道,全力守护养殖户的“钱袋子”。
在雷州市覃斗镇,台风防御战处处涌动“党群同心”的暖流。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从清理排水口的泥泞到奔走于转移群众的街巷,从徒手清淤的“脏累苦”到关怀备至的“细微小”,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看到党员干部的付出,村民们也主动加入,有的拿来铁锹帮着疏通沟渠,有的协助搀扶老人转移,有的为一线人员递上热水。党员带头、群众跟上,“红色暖流”与“百姓温情”交织,在台风肆虐的冷雨里,共同守护着家园,让“鱼水情”愈发浓厚。
风雨无情人有情。在湛江经开区一红绿灯路口,强风瞬间掀翻一辆轻型货车,司机受伤被困,一名正在附近执勤的党员干警见状,顶风冲向现场,多位路过的群众也毫不犹豫下车加入救援。他们合力拉开车门,搀扶出司机,并用身体在风中围成“人墙”,为其遮雨挡风,护送至安全地区。
市海洋牧场产业链党委指导各个海洋牧场开展“1对1”专项核查,积极发动养殖户和群众,完成海洋牧场装备加固和水产品抢收,排查并核实渔排作业人员和海洋牧场从业人员上岸避风情况,严防台风影响解除前人员冒险出海投料、收鱼。
市国资公司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齐上阵,组建党员先锋队、应急队116支,动员986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聚焦老旧宿舍区、在建工地等重点区域,发动500多名群众共同开展隐患排查,累计排查隐患139个。
风雨涤荡中,党员干部的步伐愈加紧凑;重整家园时,干群同心的力量愈发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