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央视金牌栏目“走遍中国”专题片《鲜美湛江:蔚蓝守护》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今晚10时还将播出《鲜美湛江:多彩沃土》,欢迎广大市民和网友收看。(据10月21日《湛江晚报》)
央视“走遍中国”《鲜美湛江》系列专题片《蔚蓝守护》《多彩沃土》两部作品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湛江生态 与科技交织的独特风采,让这座海滨城市,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雷州半岛的海岸线上,藏着湛江最动人的生态底色。中华白海豚跃浪而出,粉白身影划破碧波;中国最大的红树林湿地里,314种鸟类在此栖息,勺嘴鹬、蜂虎等珍稀物种自在繁衍;徐闻珊瑚礁保护区中,“海底园丁”培育着珊瑚苗,守护着五彩斑斓的“海底花园”。这些不是偶然的风景,而是湛江人代代坚守的成果——从志愿者的科普宣教,到国际协作的生态守护,从渔民主动避让白海豚的祖训,到无人机监测的科技助力,每一份努力,都让这片蔚蓝家园愈发鲜活。
生态之美得以延续,离不开科技之力的托举。湛江人用创新激活山海潜能,让“守护”与“发展”同频共振。“湛江湾1号”移动养殖平台挺进深远海,搭起“蓝色粮仓”,无人投料船、水下传感器让渔业养殖告别“看天吃饭”;遂溪新农人攻克品种、土壤难关,用科技种出的火山红薯,从雷州半岛走向国际市场;北部湾农旅产业园里,“蔗”里秘密、火龙果灯光秀等项目,让农田变成文旅打卡地。科技不仅让渔获更丰、土地更甜,更让生态保护有了精准高效的“硬支撑”。
生态是根基,科技是翅膀,二者交织成湛江发展的新画卷。从守护白海豚的碧波,到移动养殖的远洋;从红树林的繁茂滩涂,到火山红薯的飘香田野,湛江打破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的迷思,用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里,中华白海豚的跃动与移动养殖平台的作业遥相呼应,红树林的绿意与科技种薯的农田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类,在此和谐共生。
南海之滨湛江正以生态为笔、科技为墨,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图景。这份“生态+科技”的湛江答卷,不仅是城市发展的生动实践,更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当我们走进湛江,看见的不仅是白海豚的欢腾、红树林的苍翠,更是一座城市用智慧与坚守,书写的山海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