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徐闻县占地250亩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正式动工建设,这标志着徐闻农业发展开始从“粗放型”转向“品质型”,打造以标准、绿色、品牌为标志的现代生态农业,预示着徐闻发展低碳工业、无碳旅游业的绿色发展触角已延伸至农业经济区域,低碳、生态、绿色为特色的三大产业经济在崛起,努力构建蓝天碧水相辉映的生态体系。

打造“最南端”旅游品牌
走进徐闻,处处蓝天碧水,绿意葱茏。徐闻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三面环海,不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生态环境良好。
徐闻全面启动“生态建县”工程,驱动“旅游经济、低碳工业、现代农业、港口经济”四驾马车,发展低碳产业,谋经济崛起,保蓝天碧水。
近几年来,徐闻县相继打造了大汉三墩、龙泉森林保护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祖国大陆最南端等旅游精品景点,按照“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原则,大力推进旅游资源资本化运作、旅游项目市场化开发,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景区开发,揉合工业、农业项目的旅游元素,将“菠萝的海”等农业景观与生态环境揉合成旅游“亮点”,打出了徐闻旅游的特色和丰富内涵。
徐闻以“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思路,大力打造各具特色、相互对接、整体和谐的精品旅游线路,逐步形成核心景区和特色景点互为补充,休闲性项目和体验型产品统筹开发新格局。近几年旅游收入大幅增加,吸引了八方来客,成为徐闻经济发展的鲜亮一环。
发展成全国最大风电基地之一
三面环海的徐闻县风力资源丰富,从龙塘镇的排尾角到新寮镇的后海滩,海岸线长达100多公里,均可开发为大型的风力电场。徐闻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低碳项目,近年来,中国华电集团(央企)、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央企)、广东粤电(省企)、广东粤能(省企)等国内大型、特大型企业相继抢滩徐闻开发风电项目。该县本世纪初在全省率先引进了5亿多元的徐闻新寮岛风电项目后,成为全国风电投资的聚集区,最近又引进了四个风电项目,总投资逾百亿元。
至此,徐闻已有1个风电场投产,1个风电场建成进入调试阶段,2个风电场动工建设,4个取得省核准可望近年动工建设,3个取得省“路条”。徐闻规划的60万千瓦陆上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纳入省、市“十二五”、“十三五”风电发展规划,全省乃至全国最大风力发电基地呼之欲出,成为徐闻工业发展的一个巨大引擎。
为打造低碳经济,徐闻紧紧围绕资源上工业,利用丰富的农副产品,向低污染低耗能的轻工业发展,打造起完善的加工产业体系,建起了饲料、果蔬罐头、芦荟、酒精等大批生产企业,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提高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今年以来,徐闻县已成为我市工业发展最快的县(市、区)之一。
从“原料农业”向“品牌农业”蜕变
徐闻是农业大县,在全国率先实现规模化种植,有近30万亩连片的菠萝、20多万亩的香蕉、30多万亩北运菜,造就了农产品的几个全国第一。农业规模化之后,必然是标准化、品牌化下的绿色食品,走出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即从“粗放型”到依靠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投入,快速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产出率,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经营。
目前,徐闻县委县政府已开始全面性的“农业改造”,擎起了生态农业大旗,利用农科单位与农村经济合作社及公司,一起联合建立生态农业基地,严格推行标准化种植,发展有机食品,打造特色品牌,成为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基地。目前已经推出龙泉水稻、迈陈瓜菜、曲界菠萝、龙塘香蕉等基地,今后两年内准备把基地规模扩大到20万亩,带动农民发展标准化的品牌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