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自主创新:学习青岛提升湛江科技事业
市政协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长欧先伟:
相比青岛,湛江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研发团队和人才储备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够高。针对这些问题,湛江要以青岛为标杆,提升湛江科技事业的发展,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一、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致力建立产学研联盟。目前我市已建立5个产业创新联盟,围绕湛江传统优势产业,强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派出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助力发展。
二、加大创新平台的引进和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研发团队,在湛建立研发平台,促进科技和产业相结合。把“两院两中心两平台两基地”建设作为集聚创新资源的突破口,其中,“两院”是北京科技大学湛江工业研究院和广东海洋研究院,北科大湛江研究院重点研究湛江钢铁工业,通过科技研发促进产业链形成和发展,广东海洋研究院以中山大学为依托,打造海洋研发科技平台;“两中心”是湛江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国家级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引进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单位入湛建设,等等。
三、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创新。修改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更加突出产业化导向,加大对科技人员的支持力度;市科技局和组织部、人社局联合实施人才引进工程,重点引进高层次的产业创新人才;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大学生创业和企业自主创新,为其提供相应设备、产地和培训,引进风投资金支持。
广东海洋大学科技处处长洪鹏志:
近年来,青岛大力建设“蓝色硅谷”,其中经验值得湛江借鉴:在地位上,以海洋为特色,致力高新技术研发和高科技产业集群;在范围上,建设“一区一带一园”,即一个核心区、一个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孵化带、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原则上,依托青岛海洋科技既有优势,引进培养海洋高端人才,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同时,实施生态保护工程,保护和开发同步;在运行管理模式上,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建立科技创新联席会议模式,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湛江学青岛,但不能照搬,应结合本土发展实际和特色,明确定位,科学规划,才能实现“蓝色崛起”和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