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IT技术是最枯燥乏味的,要在这个行业中做得出类拔萃,不仅要比拼大脑,更要有一份长期的坚持——广东电信公司企业信息化(IT)运营中心湛江分部计费业务室经理卢华立就是行业中的典范。
入职23年,他从基层的线务员做起,靠着锲而不舍的钻劲,自学成才变身一名IT人。在技术创新方面,他披荆斩棘,锐意进取,平均每年获1.6个技术创新奖,既为自己赢得了荣誉,也推动了企业的技术革新换代,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内驱力。
卢华立在办公室工作。记者 刘冀城 摄
自学成才 用386电脑“玩”出来的程序员
日前,初见卢华立,其个子不高,国字型脸庞,平头短发显得精神矍铄。
1993年,卢华立从湖南省邮电学校毕业,同年被分配到湛江开发区邮电局从事线务员工作。工作之余,卢华立对唱歌、打球之类不怎么“感冒”,却对电脑情有独钟。那时,计算机在我国刚刚兴起,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幸运的是,他的办公室里就有一台386电脑,但白天工作时只能“摸一摸”。为了过把瘾,他白天尽快完成所有工作,晚上就溜回办公室,享受“人机对话”的乐趣。
自小爱钻研的他,买了几本计算机类的书籍,自学起计算机软件编程技能。10多年前的一天,他接到新任务,到一客户家安装电话。经过现场勘察,他发现该客户的周边多户邻居已安装电话。当时他就想,如果能借助其邻近的电话进行测试,就不用再跑现场了,这样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于是,他充分发挥自学掌握的编程知识,开发了“辅助配线”系统,提高配线准确率和工作效率,并因此获得湛江电信科技进步鼓励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