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共湛江市委十届十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意见》。该意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全省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等相关会议精神,出台一系列有力措施,进一步激发我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培育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形成“一县一特色产业”、
错位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我市坚持产业强县、特色兴县,将积极、有序、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壮大县域工业产业规模。支持各县(市、区)充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重点培育1-2个特色支柱产业,打造特色专业镇,支持工业园区、专业镇参与知名品牌示范区、质量安全示范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和示范创建活动,努力形成“一县一特色产业”、错位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廉江发挥小家电、家具制造等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就业型产业,重点推进小家电省级产业示范区建设,促进家电产业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加快以一品木业为龙头的家具产业园建设。
雷州主动对接奋勇高新区,建设奋勇工业小区,利用好大唐发电、中海油乌石油气田开发契机,加快临港工业园区建设。
吴川谋划发展空港经济区,围绕湛江国际机场规划建设工业园、物流产业园、保税区等;同时加快推进食品、羽绒、鞋业、再生资源利用等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吉兆湾省级旅游区的优势,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
遂溪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抓好糖业升级改造,建设糖业基地,积极发展食品加工、水泥建材等支柱产业;同时发挥靠近湛江市区的优势,坚持产城联动,发展特色工业和城市服务业。
徐闻充分发挥热带农产品资源和新能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和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同时发挥作为广东对接海南发展桥头堡的优势,主动对接海南,加快规划建设港口物流园区和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港口物流和旅游、商贸等产业。
赤坎、霞山等中心城区充分发挥人才、资金、技术聚集优势,以构建服务型、科技型产业为重点,以标准厂房和楼宇为载体,打造都市型工业。
麻章创建工业强区,发展壮大森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坡头聚力建设宜居宜业海东新区,集中资源力量建设好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以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园区发展,大力发展家电等制造业和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农垦开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实现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示范引领广东现代农业建设。
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
放宽市场准入 允许一照多业
我市全面落实《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投资领域、经营方式,注册条件和经营范围。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可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允许一照多业。放宽名称核准条件,凡冠市名的县域企业,不受注册资金的限制,可直接到市工商局办理名称手续。
各县(市、区)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着力发展一批以工业为主的民营经济产业群。引导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拓展海外贸易网络,深耕欧美传统市场,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重点扶持一批民营企业做强做大,引导民营企业利用产权市场兼并重组,促进县域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
我市将努力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落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5个行动计划。重点抓好去产能、降成本和补短板工作。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全面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人工、社会保险、财务、物流、油气等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从2016年10月1日起,实现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免征县级收入。创新补短板投入机制,加快补齐县域软硬基础设施短板,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
创新驱动增强县域发展动能:
到2020年各县(市、区)
均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
我市将落实《湛江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后补助扶持办法》,加快建设一批前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孵化器和大型综合孵化器,建立孵化器运营绩效评价机制。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等积极建设社会公益性孵化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孵化器,引导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建设专业孵化器,促进专业技术、项目、人才和服务资源的集聚,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孵化器用地指标。到2020年,各县(市、区)均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
高水平规划建设县城:
加快将5个县城打造成
具有一定规模的中等城市
我市将注重产城联动、产城融合,提高县城规划建设水平,廉江、雷州、吴川、遂溪、徐闻要加快修编“十三五”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明晰发展方向及建设目标,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将5个县城打造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中等城市。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廉江城区面积6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规模60万人;雷州城区面积4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规模40万人;吴川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规模35万人;遂溪城区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规模30万人;徐闻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规模25万人。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50%
以上用于县域项目
我市将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每年安排1亿元作为扶持工业企业发展与技改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对纳入国家和省级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镇、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给予奖励。
我市支持中心镇建设,在三年内,给予全市19个中心镇每个镇1000万元扶持资金,用于镇域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原则上先建先拨款。
我市将加强建设用地保障,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向县域倾斜,确保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50%以上用于县域项目建设。支持和引导项目申报省级以上重点项目,以解决建设用地指标问题。优先统筹保障县域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加快调整完善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优化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布局,保障新型城镇化必要用地。加快重大项目用地报批进度,简化优化用地办理流程,对省批准的急需开工建设的线性工程项目用地,可以由县为单位组织用地报批。
大力推行“多规合一”,盘活和释放存量土地,加快“三旧”改造建设促进存量土地开发利用。实施差别化产业用地政策,积极推进工业用地弹性年期、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供应制度。对现有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和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合理开发农垦土地,实现垦地双赢。(记者 何有凤 卢志民)
带你读报告
近年来,我市各县(市)始终扭住发展这一主题不放松,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全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5年,5个县(市)生产总值占全市的54.4%,经济总量超过200亿元的有4个,其中廉江市达410.7亿元。
但是,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仍然十分突出。县域经济整体水平较低,工业短板尤为明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县(市)城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较低和城镇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摆在眼前。
“只要我们思路对、敢作为、善作为,就一定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克服各类不利因素,在短时间内打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昨日,市委书记魏宏广代表市委常委会所作的报告,用超过一半的篇幅谋划下半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为精准发力,推动我市县域经济提速发展指明了方向。那么,此次全会报告有什么亮点值得关注?
5县(市)各有特色因地制宜建园区
产业园区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报告指出,要科学谋划县域产业园区布局,并为我市5个县(市)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
廉江市要突出小家电制造等方面的优势,强化产品创新,做大做强产业园区;雷州市要在加快大唐国际雷州电厂、乌石油气田开发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快谋划发展承接宝钢湛江钢铁、湛江炼化两大项目的下游产业,加强与奋勇高新区的共融共建共享;徐闻县要发挥作为广东省对接海南岛发展桥头堡的优势,主动接受海口经济辐射,结合徐闻港南山作业区建设,大力发展物流、旅游、商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吴川市要以湛江国际机场迁建为契机,积极谋划发展空港经济,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遂溪县要发挥靠近市区的优势,发展特色工业和城市服务业,打造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选派干部长驻珠三角定点招商
招商引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应从哪几方面入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报告提出了新思路。
各县(市)要建立招商引资专业队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长驻珠三角定点招商,制定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完善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大力开展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推进网络招商、以商招商,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招商格局。
要瞄准世界500强和中央、省属国有企业,跨国集团和国内上市公司,瞄准外资密集、民资活跃和经济发达地区,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区位环境、发展条件,坚持差异竞争、错位发展,积极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的龙头型、基地型、总部型项目。围绕钢铁、炼化、造纸三大产业大力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项目。支持各县(市)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发展清洁能源。
高水平推进县城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载体和支撑。如何高水平推进县城建设?
报告指出,要坚持高起点规划,综合考虑经济、产业和人口等要素,积极推动“多规合一”,合理确定县城规模和开发程度。坚持高质量建设,注重产城联动、产城融合,完善教育、医疗、商业、交通等各类生活配套设施,增强城区功能特别是产业培育能力,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要把工业园区作为城镇功能区进行布局建设,优化县城产业布局和结构,以产业的增长支撑县城的扩容提质。
坚持高标准管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突出对交通秩序、市容环境卫生及违章建筑的整治,切实解决交通不畅及脏乱差、乱搭乱建等行为,加快将5个县城打造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中等城市。同时,要加快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全面放开县城和建制镇落户限制,优化户口迁移等政务服务,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人口就地就近实现市民化。
与湘桂琼谋划建旅游高铁专线
良好的交通环境是县域经济提速发展的先决条件。报告指出,必须着眼于改善县域发展硬环境,强力推进县域交通大建设、大攻坚、大提质,打造内通外畅的大交通网络。
未来我市将全力建设一批重点交通项目。确保湛江国际机场迁建工程年底前动工建设;推进黎湛铁路电气化改造、玉湛高速公路湛江段、汕湛高速公路湛江段等项目加快建设;与湖南、广西、海南3省区联合谋划建设旅游高铁专线,形成通达泛珠三角、环北部湾、大西南等地区的快速交通网。加快东雷高速、东海岛铁路、调顺跨海大桥及连接线、廉江至湛江快速路等项目建设,建成各县城与湛江市区之间的快速通道。
谋划一批县域经济线路。加快建设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码头、机场连接高速公路的快速通道。重点加快湛徐高速公路徐闻港支线和徐闻南山港进港公路改造工程建设,确保2018年建成使用。
改造升级一批县乡道路。加快实现全市300人以上自然村和218条贫困村通硬底化道路。加快遂溪、徐闻、雷州等县域二级以上客运站建设,稳妥推进短途农村客运公交化。
转变观念,树立“三个意识”
推动县域经济提速发展,关键在于抓落实。如何才能确保县域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全会报告把转变观念摆在首位。
报告指出,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发展县域经济,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一要树立“工业强县”意识,尽最大努力、花最多功夫发展县域工业;二要树立“快中求优”意识,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步伐,尽快改变落后局面;三要树立“学习借鉴”意识,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管理,都要积极学习借鉴甚至复制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降低试错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林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