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7月22日上午,湛江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对创文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确保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广东省委宣传部巡视员、省文明办主任顾作义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增强创文的信心和决心,做到创文工作的力度不减,打响创文工作的攻坚战。
顾作义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刻认识保持文明创建常态化的重要性,切实做到创建工作不懈怠不放松。创建文明城市不仅仅是为了一个牌子,更重要的是为了推动工作。首先,创文是为了提升城市的价值。现在城市的规模发展非常快,城市人口结构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创文其实就是对城市进行提质。其次,创文也是提高地方美誉度,塑造良好的形象的重要途径。创文是一个塑造形象的工程,是为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如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城市环境等等,因此,良好的城市形象其实也是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再次,创文还是提升我们市民文明素养的抓手。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培养文明的市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创文最后的落脚点就是保障我们城市的市民有涵养、美起来,市民的文化、文明素养能够提升。湛江应在带动粤西地区、推动全省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建不停步,以更高要求和标准要求自我,全面深化城市、镇街、村居文明创建工作,为粤西地区作好表率、当好示范,为全省掀起深化文明创建的新热潮做出应有贡献。
顾作义指出,要突出重点,扎实推动创建工作上新台阶、新水平。湛江市要打好翻身战,必须以更高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抓根本打基础强基层,加快推进各项创建工作上台阶,不断提升创建水平,实现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不断提升,全力争取在明年的全国文明城市评比中取得好的成绩。重点要抓好五方面工作:一要抓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评价一个城市核心价值观建设搞得好不好,首先看的就是核心价值观和公益广告的宣传是否到位。这也是中央文明办测评工作的重点,这项工作抓得不好,创文工作就事倍功半,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扎实抓好推广普及、融入转化、教育实践等各项工作,加大推广普及力度。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创作,融入湛江的自然、文化元素。要建好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积极运用地名、风物、杰出人物和汉字、典故、诗词、家训等内容,利用书法、雕塑、木刻、绿化造型等艺术手段,建设一批彰显鲜明价值引领、凸显湛江地方风貌和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广场、示范点,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有效融入城市景观建造之中。要着重突出湛江特色,突出以“法治”或“诚信”为引导,统筹协调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方向、重点和载体。要大力推进核心价值观进基层的工作。二要着力抓好基础文明,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开展“三讲一爱”(讲卫生、讲秩序、讲礼貌,有爱心)活动,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一是花大力气抓好文明引导活动。大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网络文明四大文明引导行动,做好文明行为现场督导。特别要抓好文明出行和环境卫生这两个带有普遍性问题的现场督导,用文明秩序、文明环境引人进入道德状态、文明状态。二是加大行为规范建设力度。按照核心价值观要求,制定完善公共文明行为规范和社区公约、乡规民约、员工守则,加强礼仪教育,使广大群众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三是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要充分发挥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的示范作用,加强社区、行业志愿服务标准化建设,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着力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全民化,形成“核心价值观 你我齐践行”的浓厚氛围。四是要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三要突出问题引导,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市容市貌直接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从去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情况来看,实地考察的权重加大,必须更加重视城市环境净化美化,着力破解交通拥堵,镇街风貌不佳、车辆乱停放、“牛皮癣”等影响城市形象的顽疾。管理出文明,良好的市容市貌要以良好的城市管理作保障,要在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上下功夫。一是要注重科技化,提升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二是要注重制度化。要完善城市微管理制度,制定有关方案和措施,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整治文明创建的各种顽疾。三是要注重常态化,文明是管出来的,必须久久为功,做到习惯成自然。四要强化基层,重点下移,开展四级同创的文明创建活动。第一,要补好规划的短板。要以美丽小镇为引领,加强镇街建设规划。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塑造结构合理、风格协调的镇街风貌,合理规划产业、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第二,要打造一批示范镇街,今年底不少于总数的30%,2017年要实现60%的镇街完成创建任务,2018年全面完成,巩固提升。第三,要全面开展美丽乡村的创建活动。以美丽乡村为引领,抓好村居建设规划。五要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格。一是要大力塑造城市人文精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培育一种与时代相适应、体现湛江人文特色、反映城市发展品位的城市精神。要结合新时期广东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化对湛江文化精义的开掘,提炼传承“信念在心,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砥砺奋进,主动作为”等湛江人文精神,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实践活动。二是要打造滨海文化品牌。注重对海洋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如对广州湾和海洋相关的遗迹、文物加以挖掘整理,串珠成线。要营造城市艺术空间,推进海洋主题硬件规划和景观建设,做一批以海洋为主题的艺术空间,包括,如滨海长廊要融入一些海洋的人物、海洋的故事、海洋的传说、海洋的雕像等内容,适当规划建设一些主题艺术馆和博物馆,譬如说贝壳馆、海洋生物馆等。三是要加大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湛江的文化资源很丰富,至今保留着许多民俗风情和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包括东海人龙舞,吴川飘色、泥塑,遂溪醒狮,雷州傩舞和雷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还有很多文物古迹、古村落、古街巷。文化资源开发得好可以打造出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地方知名度,同时可以转化为资本,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探索建立保护、开发专项基金,进一步重新挖掘、梳理、保护、利用和提升,加大包装、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培育本土特色民俗品牌和非遗品牌项目。四是要谋划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要大力推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商业等融合,规划好重点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湛江的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既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又有风光旖旎的自然旅游资源,可以先从“文化+旅游”做起,规划一条文化之旅的主题路线,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四是要谋划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四是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供给能力。要加大对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构建面向社区乡村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做强社区村居文化阵地和队伍建设,鼓励群众自办文化,创建各种社团组织,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顾作义强调,要完善体制机制,加大力度,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一是要注重形成合力。创建文明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名副其实的党政“一把手”工程,领导不重视是无法推动的。纵观我省已创建成功城市,其创建经验,首先是党政一把手高度重视,亲自抓,在人、财、物上对创文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在创文工作的重大难点和关键节点的重大突破上予以悉心指导。二是要严格落实责任。坚持不懈推行创建目标责任制,把每一项指标落实到个人、工作岗位和工作环节,逐步健全完善上下顺畅的信息反馈机制和适时跟踪指导、高效灵活的工作机制,推进工作更为有序地发展。要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创建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确保创建工作规范化和常态化。三是要始终坚持高标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共列出了12项测评项目,一个加分项目,近200项细化指标,要拿准吃透各项标准要求,做到“精确制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要瞄准薄弱环节,开展“点穴式”整治。对创建成效,不能满足于有进步、有提升,一定要达到甚至超过创建标准。四是要注重民生优先。要把创文作为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过程,贯穿于整治、检查、巩固、提高的全过程。《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涵盖了八大环境和一项创建活动,从各地创文历程可以看出,创文实践对城市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五是要营造浓厚氛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离不开全市上下一心的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开展社会宣传,善用互联网、手机短信、通讯彩铃、微博、电子阅报栏、户外电子屏等新媒体新介质新应用,让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市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努力使创建过程成为集民力、汇民智、聚民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