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下午,坡头区人民法院举行揭牌仪式,率先在粤西地区法院系统成立首个“家事和少年审判心理辅导室”,以期妥善处理各类案件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有效、专业地化解纠纷,切实保护当事人及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解决法官在繁忙工作压力下出现的心理问题。
涉未成年人案件增长较快
挂牌当天,该院院长林保南向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科林举达教授、林志雄教授等9位心理专家颁发了聘书。“家事和少年审判心理辅导室”的挂牌成立,是该院延伸司法职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司法服务的又一个有益探索,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妥善化解,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据了解,近年来,该院受理的各类案件居高不下,其中家事纠纷案件和涉未成年人纠纷及少年犯罪案件增长速度较快,自2013年成立家事审判庭以来,该庭年均收案400宗左右,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此几类案件中涉案当事人及未成年人非常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个别甚至扬言要采取过激行为。法官在处理案件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易将矛盾扩大化,甚至将矛盾演变为危害公共安全的社会问题。该院成立“家事和少年审判心理辅导室”,着力解决家事和涉少年审判案件中当事人出现的心理问题,促进婚姻家庭稳定和妥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让“心药”修复受损心灵
“心病还需心药医,大部分少年案件里显现的是一群有特殊成长经历的孩子。对他们而言,需要的不仅仅是案件本身的公正审理,更是案件背后的受损心理修复、健康心态重构及家庭环境改观。”心理专家林举达说。
在审判中引入心理干预机制是一项探索,也是法学与心理学发挥正能量叠加效应的融合。“家是有爱、有情的地方,而法律是冰冷的,引进心理干预机制才能科学测绘病情成因。”心理专家梁福英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