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对岸,一个承载无限想象的世界级自贸港即将呈现,作为广东对接海南的桥头堡,湛江市应该如何响应国家战略,主动作为,与海南相向而行?
产业谋划、规划先行、旅游交流、交通往来、医疗合作……我市抢抓历史机遇,以时不我待的干事冲劲,与海南建立了各层级的常态化对接,跨越琼州海峡,紧紧“拥抱”自贸港经济的辐射效应。
徐闻港振翅欲飞。 记者 郎树臣 摄
产业对接 徐闻临港产业园蓝图绘就
徐闻是中国大陆通往海南的咽喉之地,海南岛超过90%的生产生活物资需借途徐闻。乘着徐闻港开航的历史契机,徐闻的产业发展迎来了新希望,与海南相向而行,徐闻产业对接在行动。
记者从徐闻县政府了解到,徐闻临港产业园启动区规划15平方公里,计划引进新型海洋装备制造、临港物流、纺织服装、文旅、优质高效农业、农海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海洋经济等产业。核心区规划100平方公里,计划在启动区的基础上引进旅游、通航、口岸经济和临港智慧工业等产业。
不仅如此,徐闻临港产业园启动区对不同功能分区的面积进行了规划:商贸娱乐和居住等生活配套区占地2.7平方千米,包括农业生物工程、中草药制造的生物医药区占地2平方千米,以海洋新材料、海洋信息、海洋生物医药为特色的海洋经济区占地2平方千米,船舶装备和海洋能源装备为主体的装备制造区1.9平方千米,海洋食品区1.3平方千米,涵盖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的综合物流区占地3.2平方千米。
夯实产业基础,助力湛琼互往。今年以来,徐闻已经动工的产业项目,包括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国联海洋牧场产业链项目、京基智农生猪产业链项目。其中,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约112亿元,总装机量容量为60万千瓦,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已于去年底实现全部风电机并网发电。海洋牧场项目投资额20亿元,构建以种苗、科研、网箱养殖、饲料、水产加工、冷链物流为一体的产业链,打造以琼州海峡和环北部湾为核心,辐射全国和亚洲区域的海洋渔业示范经济区。智农生猪项目投资额30亿元,采用立体聚落式养猪模式,配套饲料加工、生猪屠宰和冷链物流等功能模块,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出栏100万头生猪。
规划对接 全方位对接合作交流
记者从市发改局了解到,我市将紧密衔接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与海南进行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领域的全方位对接合作交流。
我市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引领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一是加快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我市积极推进琼州海峡北岸港航资源整合。二是配合推动建立琼州海峡南北两岸综合交通规划协调机制。全面加强两地综合交通规划衔接,配合海口市加快琼州海峡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编制报批工作。三是提升琼州海峡北岸应急救援保障能力。琼州海峡北岸防台应急锚地选址研究工作已完成,正抓紧启动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四是共商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2019年10月,湛江、海南等共同签署《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合作机制,推动两地在交通、物流、产业、经济上全方位联动。五是加快编制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专项发展规划。我市于2018年参与编制了《琼州海峡经济带和琼州海峡南北两岸发展规划》(2019—2030),并拟开展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相关专项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六是加快推进湛江至海口高速铁路建设。由我市协调推进的湛海高铁已纳入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目前已完成项目可研编制工作和轮渡港航方案研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加快推进湛江至徐闻段先行建设。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谋划建设水上飞机项目、通用机场项目等,并启动前期工作,主动协调海南尽快启动南北两岸港航资源整合方案研究工作,实现南北两岸港航资源大整合。深度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拓展海南与内陆交通互联网络。依托我市临港产业“航母”优势,对接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发展汽车工业、绿色家电等,共建跨琼州海峡产业合作带。
旅游对接 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客源市场
湛江与海南近年来旅游关系迈入大交流、大合作的阶段。随着徐闻港的开通,将进一步拉近两地的时空距离,双方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合作情景将更加广阔。
2016年12月,湛江、徐闻、雷州就和海口、儋州、等琼北十市县组成了湛江、琼北区域旅游合作联盟,成为一个统一市场,作为琼州海峡一体化的补充,加强了湛江和海南在旅游方面的深度合作,形成了共同打造“一峡两岸”旅游品牌的局面。
未来,更多高速铁路汇集到湛江,从湛江进出广东、广西将更加方便快捷,这对湛江周边城市都将带来利好。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湛江将积极利用高铁便捷的输出功能,策划更多粤桂琼旅游产品,国人的向南之旅将走向“更蓝更深”。
今年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期间,我市联合琼北、柳州共同举办了湛江琼北柳州(广州)旅游推介会,这是自2018年以来,三地市第三次借助广东旅博会的平台,同台合作推介,积极向粤港澳文旅企业、广大市民、新闻媒体展示三地丰富多彩的文旅魅力与亮点,推进与深化相互间文化旅游交流合作。
尽管受疫情影响,但两地都在积极开展文旅复苏系列活动,推出系列优惠政策,通过联合举办湛江琼北柳州(广州)旅游推介,促进省内游、跨省游市场的复苏和旅游消费的提振,携手开拓粤港澳大湾区的客源市场。
交通对接 夯实湛琼相向而行基础
互联互通是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市以交通为先导,以促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为重点,全面加强与海南的交通对接、港航合作,为推动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走深、走实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
2018年以来,湛江、海南不断建立健全琼州海峡两岸对接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琼州海峡应急合作机制,拓展港口航运战略合作,为双方在海南自贸区建设和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的新形势下,建立港航合作伙伴关系,促进港口物流与国际贸易共赢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发展,提升徐闻与海南的交通连接效率。落实《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有序推进琼州海峡南北两岸港航资源整合,打造统一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现代化过海通道,北岸3家航运企业完成整合并按照“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的模式正式运作。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综合交通规划、铁路通道、高速公路、港口对接等方面对接,加快完成徐闻南山港客货滚装码头收尾工程施工和开港前期工作准备,确保如期开港投入使用。徐闻南山港客货滚装码头开港运营后,将与现有的海安新港、海安港形成对接海南的“双港口”。
我市加快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提升服务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能力。湛江港累计开通至海南的集装箱航线10条,其中内外贸同船航线3条,内贸航线7条,形成两地集装箱运输“天天班”格局。
医疗对接 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整体实力
借助海南地区政策东风,我市在卫生健康方面与海南地区交流动作频频,加快推进与海南在卫生健康领域的紧密合作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共建琼州海峡区域性医疗卫生融合体,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整体实力。
今年以来,我市卫健部门调研团队多次与海口市卫健部门互动交流,双方就卫生健康领域加强合作达成多项共识,并签署了《湛江—海口卫生健康民生福祉相向而行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促进两地在卫生健康方面相向而行、共融合作、协同发展。
推动合作,机制先行。两地卫健部门将建立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机制及两地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沟通两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情况,研究协商合作项目事项,明确合作方向,并建立合作日常工作机制,共同研究、交流、谋划合作事项。
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两地卫健部门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就共建一体化区域医学救援中心、建立两地重大传染病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与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机制、促进高水平医疗发展、建设北部湾健康大数据平台、培育医学人才、探索医改合作机制、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合作、打造岭南特色中医药文化交流品牌、推动产业化合作等多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交流。
琼州海峡区域性医疗卫生由此按下“快进键”,从而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两地卫生健康事业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为两地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