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 吴川市吴阳梅花诗会一批诗人骚客,用诗词弘扬主旋律,歌颂新生事物,好人好事,揭露不正之风,14年出了123期《古城诗讯》,并且力促诗词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吴阳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又是一千多年科举制粤西唯一状元林召棠的家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吴阳梅花诗会于1996年由几个诗友成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不断扩大发展。该会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每个月召开一次诗会例会,并有镇分管领导和文化站长参加诗会班子,指导诗会活动,大型活动主要领导都参加;诗会班子坚持每天上班,编稿。坚持每月按时出版期刊《古城诗讯》报,节日出双刊,14年来已出123期,差不多每年出一本诗集《古城诗讯》合订本。
诗会坚持举办节日诗画展,增加文化色彩和节日气氛,更好地展现诗会的活力;配合政府中心工作,用诗词弘扬主旋律,歌颂新生事物,好人好事,揭露不正之风。诗会每年多次举办诗讯讲座,由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李材济主讲,受到诗友群众好评。诗会不断发展壮大,诗会成员来自社会各界,从几个人的诗会发展到近百人,并得到热心的老板支持及李沛谋会长的捐资,经费稳定,诗会运行正常。
由于古典诗词正处在青黄不接,诗会中多为白发诗翁,青年的诗人及女诗人甚少。为此,诗会把发展培养新诗人作为当务之急,把诗词进入校园工作作重点来抓。他们觉得诗词是中华传统经典,应有效地继承、发挥其功用。每次召开诗会时,都邀请镇的几间重点中小学校长参加,希望诗词进入校园工作得到学校重视。诗会在诗词进入校园工作中,以吴阳沙角旋小学、芷寮中学为试点,以点带面开展诗词进校园。“我们派出诗会经验丰富的诗人到学校以举办诗词讲座的形式,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入手,引导学生读诗、对诗、写诗。”梅花诗会会长李沛谋说,“小学以多读唐诗为主,熟读唐诗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对唐诗的兴趣,逐步引进。中学利用语文课,专题讲解律诗格式及平仄音韵。”
“雏凤清于老凤声”,从吟诵到感悟,从感悟到创作,在老诗人的指导下,该镇学生许金凤、许佩玲、谭莉露、许金生、张学文等,均有诗作发表在梅花诗会主办的《古城诗讯》上。
诗会会长李沛谋,是吴阳镇中街人,出生于书香世家,曾任当地小学校长,后在吴阳镇政府工作至退休。他从小就喜爱古典文学诗词,创作颇丰,2008年年近80岁时勇担吴阳梅花诗会会长之职。李沛谋积极打理日常事务,组织采风和吟唱活动,发动诗友写诗,把古体诗词推进校园的课堂中,让更多的青少年喜爱国学。他热心地为诗会的活动筹集资金,不时也自已出资。李沛谋不仅热心诗会工作,还竭力资助教育事业。2009年初,他将儿子平时孝敬所积攒下的100万元捐给了母校吴阳中学,设立吴阳中学李沛谋教育基金,用于奖教奖学。
这批诗人骚客“给力”吴阳文化名镇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地成效。记者在1月9日召开的吴阳梅花诗会14周年庆典上得悉,鉴于该会及会长李沛谋对湛江市文化建设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由湛江市政府文化强市评选组委会、激情亚运活力广东走进粤西宣传活动组委会评定,该会被评为“湛江文化强市示范单位”,李沛谋被评为“湛江文化强市十佳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