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吴川昔日“上访镇”变投资热土 20个大项目齐动工

2011-04-25 08:4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刘金凤 李婷 王裕

海滨街道抓稳定促发展引来20个大项目

位于吴川城南的海滨街道办过去是出了名的上访镇,两抢一盗横行,本地人心惶惶,外地人望而切步。4月20日,记者来到海滨街道采访时,发现经过三年的整治,这个过去的“问题街道”已成为吴川的投资热土,20个投资超千万的大项目齐齐动工,应验了“稳定才能发展”的老话。

抓基层班子化解各方矛盾

“上访镇”变“平安镇”

正在施工的青少年宫和博物馆位于街道办附近,不远处是另一个项目的施工工地。一位随行的吴川官员笑称:海滨街道现在处处是工地,处处是吊机!

然而,就在三年前,这里经济落后,计生殡改双黄牌、安全事故多发、群众连年上访告状,尤其是博茂管区,更有“博茂稳则吴川稳”一说。至今,海滨街道办书记庞观保仍保留着厚厚一迭当年群众的上访信,上访的内容涉及干部贪污、土地纠纷等,问题最多的年份集中在1997年至2007年。

群众频繁上访,社会治安混乱,经济无从发展,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停工了:吴川长途客运站开工两月即停工,金九月饼厂停工了,法院、三中、联通等在建项目停工了……财政穷得叮当响,街道办工作人员23个月发不出工资。

2007年,庞观保任海滨街道办主任,开始整治这个 “烂摊子”:重新组建一支有精力、有能力、有执行力的班子;精简机构、裁退臃员,人员由原来的102人锐减至69人。抓平安街道建设,成立综治中心及安保机构,建起治安联防队和警务室,实现群众自治。

风清气正的班子建起之后,为了解决群众矛盾,庞观保把群众反映激烈的历史遗留问题搬上桌面。“以地换户口”是其中棘手的一件。上世纪90年代,博茂村民用500亩沙滩地换取一万多个居民户口,但随后发现已经成为“居民”的他们在孩子上学、交通、用水等方面享受不到城市待遇。

庞观保将情况向吴川市委市政府反映,多次开协调会对群众情绪进行疏导,最后,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仅“村集体按当时签订征地协议书时税率标准缴交”一项,就为博茂居民省了2000多万元。

建好软环境迎接新发展

20个项目齐齐动工

通过抓基层组织建设,化解社会矛盾,海滨街道由“问题街道”变成“平安街道”,随之而来的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海滨街道成立了专门的招商工作组,以诚待商,全程免费,跟进服务,全力协调,对项目从洽谈、用地、报建、供水、供电等各个环节以及安全生产等都主动提供服务,近两年,海滨街道迎来了20个投资超千万元的项目落户,成为吴川市上马项目最多的镇街。其中,投资1000万元的顺德家私城从洽谈到用地报批和建成开业仅用3个月;投资1200万元的金麦冷冻厂也只用8个月,创海滨招商引资新速度;投资1.2亿元26层的财富名门房地产项目和投资7.5亿元的汇景蓝湾房地产项目已进入施工;投资8亿多元的海底电缆特种电缆项目正在建设;投资10多亿的清源中央商务区即将动工。金豪大厦、锦秀华景等一批投资大前景好的房地产项目和市职业中学、青少年宫、博物馆等一批市政项目也正在建设之中,海鲜批发市场、建筑材料市场、五金批发市场正在洽谈,19平方公里的填海工程已上报审批。

2010年,街道实现生产总值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1.5%,税收收入3100万元,增长36.7%,镇级财政预算收入666万元,增长54.7%,居民人均收入6919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3.1亿元,增长113%,综合经济指标在吴川市排列第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徐闻紧急转移安置9531人 无人机巡查 路灯“放倒”
  • 深圳消防闻风而动 103人27辆车驰援湛江
  • 园林工人剪枝防风
  • 书香中度假
  • 藏友乐交流
  • 武警湛江支队官兵:全力以赴抗灾情 连夜清障护通途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