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整治
为落实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打击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违法行为,我市物价部门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护老百姓合法权益。
整治行动分三阶段。
5月26日前,宣传动员阶段,物价部门对当地商品房销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商品房销售情况,制定整治行动行政执法指导意见。5月27日至31日,为自查自纠阶段,各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对本企业在售商品房的标价进行全面自查,改正与完善在售商品房标价。6月1日—3日为检查处罚阶段,对本地所有房地产企业实施拉网式排查,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价格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处罚一起,曝光一起。
9类行为是整治重点。
据了解,本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9类行为:销售商品房不明码标价;未在交易场所醒目位置明码标价;未按规定实行“一房一标”;未一次性公开全部预售房源;标示信息不全,没有按照规定内容明码标价、公示相关收费;在标价和公示的收费之外加价、另行收取未予以标明的费用;违反公平、公正、自愿选择原则,单独或者串通其他部门、中介机构强制或变相强制收费;虚假折扣、虚假优惠或利用虚假信息、模糊语言,容易使人误解的标价方式进行价格欺诈;其它违反明码标价规定销售商品房的行为。
严厉处罚价格违法行为。
市物价部门表示,对于发现的价格违法行为将以行政处罚为主,做到从速从严从重。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明码标价规定未实现“一房一标价”的,按照相关法规,每套处以5000元的罚款。构成价格欺诈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要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市民心声:
担心“明码标价”名不副实
对于国家和省出台的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的规定,市民议论纷纷,大部分受访市民持赞成态度,但是支持之余也有很多质疑和担心,质疑该《规定》的可行性,担心“明码标价”名不副实。
“一套房到底需要多少钱,收费项目有哪些,还是标注出来好。”市民宋先生这段时间正在购买新房,听到这个消息,他觉得是好事。宋先生说,这就像去超市购物,每件商品的价格标注得清清楚楚,才不会出现像农贸市场买菜似的,个别不良商贩看人喊价。
他介绍,有些楼盘拿低价试探市场,待网聚大量人气了,再顺势抬高房价。一套一标价,涨价要备案,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有效遏制。
对于这一规定具体实施起来后能有什么效果,不少市民表示,不敢轻易说怎么样,具体还要看执行力度。也有受访者表示了担忧:开发商完全可以在明码标价之前就把房价抬起来,即便以后不涨价,那也已经把涨价因素计算在内了。
采访中还有市民提出,明码标价只是在规范商品房交易的前期行为,但实际交易讨价还价这个环节,还很难规范,比如有些房产中介做手脚,赚取中间差价。
还有一些市民则表示,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长期不透明,因此现在明码标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就算是明码标价,也不一定会按这个价格成交,如有议价空间,可能也有“水分”。同时,对于抑制房价上涨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所以对此项规定,他们持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