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水土确实适合“养老”
《修飞机的“山姆大叔”定居湛江 “这里是养老天堂”》的报道,引起读者广泛关注。
记者深入采访发现,“养老天堂”这项美誉,绝非是这位美国大叔信口开河和“擦鞋”之举。雷州半岛这方水土,确实“养人”,更适合“养老”。记者8月4日从湛江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2011年上半年,我市百岁以上老人的人数已经达到407人。
【长寿】我市百岁以上老人已达407人
据我市民政部门统计,截至2011年上半年,我市60周岁以上老人人数已经达到近100万人;80—89周岁老人17.7万多人;90—99周岁老人3万多人;百岁以上老人的人数已经达到407人。
记者查询资料了解到,1957年中国人的出生平均预期寿命才50岁。目前世界平均期望值寿命是67岁,中等收入国家是69岁,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则已经从解放前的35岁上升至2010年的73岁。
据了解,联合国确定的“长寿之乡”的标准,百岁老人的比例为7.5/10万名,我国公认的“长寿之乡”的标准则是每10万人口中百岁老人达到3位以上。而在湛江,按照770多万总人口计算,我市每10万人口中有5名百岁老人,湛江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
【析因】雷州半岛水土适合“养老”
“他们每天喝着古井里的水,日出前就出海打鱼,赶牛下地耕作,日落时分回家做饭,在古树下乘凉,悠闲而有序的生活,日子过得平淡却有滋有味!”
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雷州半岛这些百岁老人长寿有“秘诀”——比如曾创造湛江最长寿者记录的廉江新民镇高街村的陈氏,112岁高龄,这在广东省内乃至全国也是罕有。
据说,过去长期以来陈氏一家都吃自己种的稻米、蔬菜,不管生活条件变得有多好,这一点都没有改变。老人家身体硬朗不说,兴致一来还能劈柴、煮饭;她一生保持淡泊的心境,平静的生活,常对后辈循循善诱:“不要干坏事,吃少一点没关系!”宜人的环境,平淡的生活,是陈氏高寿的重要因素。
这些雷州半岛的百岁老人,正继续创造着生命奇迹。细数他们的“长寿之道”,性格开朗、友善待人、勤于动手都是其共同特点。
有的还富有“个人特色”,比如有位老人居然很少吃青菜,但是番薯却是她一生离不开的主要粮食。老人家性格开朗,心情平和,坚持户外活动,还很爱干净。
而以番薯为主食,满足了生命中需要的淀粉、葡萄糖、维生素,番薯还富含纤维素,利于肠道蠕动。
为啥雷州半岛能成为“长寿之乡”?综合分析,专家认为,雷州半岛天蓝海碧、林青水秀的优越地理条件和环境是重要的先天因素。
在市区,因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同志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另外,还可以看到很多百岁寿星都是县(市)的,尤其是农村的,他们长期饮用清凉甘甜的地下水,番薯等粗粮以及鱼、虾等海鲜是饭桌上常见的菜肴,加上与世无争、心态良好,作息有规律,坚持适量的运动,这些都是使老人们安享晚年,得以长寿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