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徐闻红坎湾藏在深闺未人识

2012-01-15 16:25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朱浩 陈北跑 何强
 

红坎湾玄武岩“柱状节理”。

 

形如花葩的岩石。

    火山喷发造就独特的景观

    红坎湾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景,更有神奇的地貌。而其神奇的地貌形成于何时?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2005年,红坎湾独特的地貌景观引起了中国地质学家的关注。当年6月,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会副会长卢云亭教授一行4人到徐闻县考察火山地质地貌时特别考察了红坎湾的地貌构造。卢云亭教授等地质学家考证认定,红坎湾的神奇地貌在地质学上称为海岸型玄武岩,是由多次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地质专家们解释,红坎湾岸边排列耸立的玄武岩柱状节理,是火山喷发后,熔岩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火山岩浆喷发时的温度为1200℃,当岩浆冷却至800-900℃时岩浆便结晶形成柱状节理。而滩涂上形状各异的玄武岩石,其形成过程又是另外一种原理:火山爆发时流出的岩浆温度高达摄氏1200℃。岩浆因有一定的粘度,在流经平缓的地势时流动很慢,每分钟只流动几米远;遇到陡坡时,速度便大大加快;岩浆在流动过程中,携带着大量水蒸汽和气泡,冷却后便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岩石。而那些岩石再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化海蚀,就变成了目前的千姿百态。

    卢云亭等地质专家介绍,徐闻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经第三世纪喜马拉雅地壳运动之后,第四世纪地壳运动造成地壳的进一步升降和断裂,导致地下深处火山熔岩流、熔岩和火山碎屑物大量溢出地面。大约距今七八万年前,徐闻这个地方火山频繁爆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火海。而徐闻红坎湾边的海岸型玄武岩,就形成于那个年代。

    云南省腾冲县的龙川江畔有一片“柱状节理”,被当地人称为“神林”,面积约2平方公里,形成于约4万年前,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一片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河岸型柱状节理。而据卢云亭等地质专家考证,徐闻红坎湾则是海岸型玄武岩“柱状节理”,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将”全红婵朱子锋双双夺冠
  • 赤坎老街打造文旅新体验引客来
  • 沙滩足球坡头开赛
  • 2025中冠联赛吴川赛区:广东吴川青年大胜海南双玉挺进晋级组
  • 湛江市博物馆举办“巧心筑匠心 劳动创未来”社教活动
  • 我市6711艘渔船回港休渔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