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 省重视为雷州文化“正名”
雷州古为百越之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期,已有先民在这里创造了远古文明。雷州为军事卫城,始于先秦时期。自汉代起,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南部重要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城市。
雷州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千百年来,土著文化、中原文化、闽南文化、海外文化等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底蕴厚重、独具特色的雷州文化。与广府、潮汕、客家文化并称广东四大文化。雷州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曲街、二桥街、广朝南北街、镇中东西街、龙舌街等具有中式传统式、中亚混交式、中欧混交巴罗克式和雷州南洋式风貌的古建筑物和构筑物,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清末民初雷州传统骑楼风貌典型特色,具有较高历史、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
随着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雷州文化得以“正名”并越来越受重视,把雷州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抓好“保护、挖掘、整合、展示、建设、产业”十二个字,大力推进雷州文化的建设进程。
湛江团的省人大代表李可文等建议省级财政倾力支持雷州全面实施名城保护规划。不久前,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收到广东省文化厅《关于同意设立广东省“雷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批复》(粤文非遗〔2012〕2号),这标志着雷州成为广东省首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暨实验区,要求制订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建议】 基础+机遇+扶持 可考虑打造“雷天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梅州,联想湛江——其实雷州半岛有基础,现在又面临着良好机遇,就看能否大胆去行动和实践,打造出一个响亮文化品牌的“雷天下”!
根据《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与《雷州市2011—2020年建设文化强市实施意见》,计划在2011—2020年期间,投入13亿元发展文化事业,创建雷州文化生态园区。
名城文化保护:计划用10年时间,投资4亿元,完成 “雷州文化走廊”的总体规划与重点项目的建设。
民俗文化挖掘与保护:计划用10年时间,投入4亿元,做好普查、研究、申报、展示工作,创建“雷州文化”保护生态园区。拟自客路镇至英利镇207国道沿线,打造100公里“雷州文化之旅”。主要有客路镇和奠村、白沙镇麻扶姑娘歌生态园区,附城镇英山、榜山村雷州石狗生态园区,附城镇、沈塘镇蒲织生态园区,沈塘镇人龙舞生态园区,白沙镇雷祖祠、雷城夏江天后宫雷剧生态园区,南兴、松竹镇傩舞生态园区,乌石镇蜈蚣舞生态园区,英利镇醒狮生态园区等。
创建雷州文化大观园:打造雷州文化核心区域,集“项目研究、技艺演示、培训传承、文物展示”于一体,建设雷剧院、民俗馆、“非遗”传习所、雷剧培训基地、雷州文化研究基地等标志性设施项目,为雷州的民俗文化营造良好的传承平台与展示空间,打造民俗文化新名片,提高雷州文化的辐射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