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护工能否持证上岗?

2012-02-07 15:09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谢婷婷 李筠

俗话说“三分医疗,七分护理”,护理在病人的恢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如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对于上班族来说,请假长期照顾住院家人不是长久之计,因此私雇护工就成了首选。近几年来,湛江的护工市场大大发展了,但是随着“散陪”的出现,护工市场的问题日益凸显:缺乏基本技能培训、没有权威监管……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有市民建议,有关部门集中管理,让这一群体持证上岗。

抱怨:价格升了,服务质量没跟上

市民荣女士很早就开始请护工了。她说:“我父亲身子不好,尤其是秋冬季节,都要到医院疗养一段时间,严重的时候要住上一个多月的医院,现在护工是越来越难请,价格也越来越贵,但服务质量不见得好起来!”荣女士表示,如果职能部门能有一套严格管理的规章制度,一方面既保障护工权利,另一方面雇主也能更加放心些。

黄女士的母亲患有心脏病,偶尔要住院。但由于孩子尚小,黄女士不能日日夜夜都守在医院,只得找护工。“护工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圈子,如果需要找护工一般都是通过护工介绍。据了解,2010年,24小时看护每天是60元到70元,今年已经涨到每天90元到120元,三餐自备,主要照顾老人日常的生活。黄女士说:“每回母亲入院,我们都是找有经验的,或者是以前聘用过相熟的护工,没办法不知道哪些比较好,要是能有证书鉴定,那会比较容易些!”

现状:护工市场混乱 缺乏监管

目前,我市护工大部分是来自四川、湖北、湖南、贵州等欠发达地区,大多数为中年女性,平均年龄在40-50岁,文化程度从文盲到大专都有,以小学文化和初中文化的居多,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医护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工作不规范,态度欠佳,操作不当,易给患者增加痛苦,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据了解,市民聘请护工主要通过三个渠道:一部分是通过熟人介绍,所占比例较大;一部分来自家政公司介绍;还有一部分是到医院找寻找。如今,湛江市内的医院都建立了有关护工投诉机构,但无奈缺乏相应的管理法规,难于追责。更糟糕的是,由于护工管理缺乏统一管理部门,部分护工拉帮结派占地盘,漫天要价,甚至为了争夺患者在病房内引发纠纷,扰乱护工市场和医院秩序。

回应:今年重点抓护工行业

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私雇护工与雇主的关系是与患者家属的私人约定,医院并不能过多干预,只能指导最基本的技术和监督。从前我市部分中介公司,对护工进行简单的培训,再把他们介绍给病人家属,收取佣金,市场尚算规范。后来,“散陪”大量出现,护工主动上门提供服务。由于省略了培训这一项,他们节省了成本,大打价格战,市内中介公司的业务受到严重的打击。“散陪”反倒成为市场的主流,此后护工的服务质量大大下降,市场秩序也变得混乱。

建议:规范管理 护工持证上岗

在市政协十二届第一次会议上,民主党派提交了《关于加强对我市医院护工管理的建议》,建议由卫生、劳动行政部门主导牵头,设立专门的护工管理机构,出台针对护工行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护工管理部门,对护工进行具体规范管理。做到统一培训,持证上岗;统一调配,规范秩序;统一收费,避免乱收费;统一着装,有利监督;建立护工岗前培训制度;用人单位应与护工签定用工合同,切实保护护工的合法权益;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劳动部门还要加大对护工的维权保障力度。

目前,我市也有医疗机构开始试行对护工规范管理。市妇幼保健院将护工作为家政服务开展,与家政服务公司签订了合同,规定医院有权对生活护理管理及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权审查服务方案和收费价格,对相关服务性工作进行相应指导和监督和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工作有权对违反医院规章制度、损坏医院公共财物、对病人造成损害等行为提出处罚意见;家政服务公司对护工进行管理培训,发放相关的资格证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百万英才汇南粤”粤西专场招聘会在广东海洋大学举办
  • 燃情绽放!广东工人艺术团送文艺首站走进湛江坡头
  • “五一”假期,霞山区将推出文旅嘉年华
  • 湛江文旅又“上新” 赤坎寸金新景亮相 
  • “湛将”杨富华夺得男子南棍金牌!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传统项目赛区)落幕
  • 市民读书购书热情“爆棚”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